“1982年2月,由建设部、国家建委和国家文物局直接提名,国务院批准命名扬州为国家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既明确了扬州在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也肯定了扬州城市管理工作者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绩。对此,扬州市民和历史名城保护工作者都激动万分,也更加感到了责任。”谈起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老专家朱懋伟怀有深厚的感情。
朱懋伟
朱老自1949年扬州解放初就在扬州市城市规划、城市保护和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在扬州入选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城后,即当选为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40年过去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资深专家,他亲历了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许多重要节点,对发生在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的许多重要事件,仍记忆犹新。特别是四十年前为收回花园巷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经过,至今让他难忘,仿佛就在眼前。
一条巷子
引起政府高度关注
扬州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中,有一条被称为花园巷的东、西向深巷。整条街巷东西长五百米,南、北宽有近四百米。它东起徐凝门街,西至丁家湾,由东向西依次有寄啸山庄、片石山房、棣园、平园、庚园、春性园等多座园林,这些园林建筑与周围的湖南会馆、江西会馆、安徽会馆、康山园林建筑群等建筑群连成一片,历史文化氛围十分浓郁,是扬州古城东南片一处独特的胜景。
这批园林建筑大多始建于明代和清代的鼎盛时期,这些园林建筑群不仅具有厚重的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特色,同时还兼有扬州地方园林建筑的文化特点,是国内少见的园林建筑文化遗产群和珍贵的古建筑历史文物群,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市民青睐。
“60年前,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花园巷大部分历史建筑遗产,园内绿植不断枯萎,历史建筑遗产中的串楼、楠木厅、柏木厅、观戏厅、蝴蝶厅、片石山房等建筑严重失修,许多重要历史建筑岌岌可危。”朱懋伟回忆,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高度重视,于1978年组成工作组对花园巷历史建筑进行实地全面调查,同时提出了收回花园巷部分历史建筑遗产进行保护的意见。
谈判长达五年
最终收回历史建筑遗产
“这一意见很快得到了扬州专区、江苏省政府、建设部园林局、国家文物局、国务院办公厅和全国政协的大力支持,扬州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收回部分花园巷历史建筑遗产的谈判工作。”朱懋伟说。
“由于使用单位的特殊性,谈判工作,从1978年开始,一直谈到了1983年。” 朱懋伟回忆,当时扬州方面,以及江苏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先后发了多个文件和公函,市政府多次派人往返于北京参加谈判工作,建设部主要领导谢北一部长和其他部长先后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在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全力支持下,特别是在扬州市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全国政协来函邀请扬州到北京介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六机部七院也加大了协助力度,使谈判工作进展明显加快,谈判终在1983年结束,花园巷部分重要历史建筑遗产被扬州市收回进行保护和对外开放。
花园巷见证历史
谈判资料
成为重要历史史料
花园巷的有些建筑虽然在城市变迁中消失了,但在被保护下来的历史建筑遗产中,我们仍然能看到它昔日的繁华和不朽的文化,也让我们不得不对老一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者们心生敬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朱老保存的谈判工作文件资料中,既有国务院办公厅、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的公函,也有扬州专区和扬州市政府发的专项文件,此外还有扬州专区和扬州市政府的调查报告和收回方案。这些文件、批示和公函,对保护和收回花园巷历史建筑遗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资料详实记录了历时五年收回花园巷部分历史建筑遗产的谈判内容和经过,其中的数十页调查花园巷历史建筑遗产现状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更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通过这些文件,让我们看到了扬州历届领导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心,也看到了老一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者不惧困难,不懈努力和不断坚持的热情。”古城保护专家说。
花园巷“穿越”时光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我们可以看到,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走在前列,是和1949年2月扬州解放时军管会发布的“一号通令”密不可分的。“一号通令”明令要求对扬州古城的名胜古迹和图书文物进行保护,有着2500年历史的扬州古城从此获得“新生”,扬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有了新的时代意义。从1978年开始的收回花园巷部分历史建筑遗产工作,也可以看成是执行“一号通令”的延续,“一号通令”至今对扬州古城保护都有着现实意义,是“一号通令”开启了扬州古城保护的春天。
“扬州好地方的历史建筑遗产,是扬州历史文化延续的根,一个根系不发达的城市,就不会有长久的活力。这个根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呵护、去浇灌,去传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扬州好地方,无愧于扬州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朱懋伟说。(顾成 张孔生)
实习编辑 延晨 徐蓉 丁雨皓
一读 桂艳 张莉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