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鼓楼,建筑精美、气势磅礴,几百年来一直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更是这里生活的老百姓们的心理地标。邻里街坊间,关于钟鼓楼的美丽传说数不胜数。
“越制”的钟鼓楼
钟鼓楼在西安的市中心,每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在明代这里既没有宫殿,也不是贵族府邸的所在地,为什么会在这里修建皇家标准的钟鼓楼呢?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西安城不再是帝都的所在地,更多的是作为军事藩镇起着防御作用。当时朝中有大臣认为西安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就上奏皇帝建议迁都。
其实,明太祖早有迁都关中的打算。早在1370年,监察御史胡子祺已有陈奏,告诉朱元璋西安与洛阳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更佳。这一建议当时就得到明太祖的赞许。虽然后因时事多艰,这一建议被搁置起来,但这事却一直萦绕于太祖心怀。没过多久,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并告诉他,“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向命汝弟(太子二弟、朱元璋第二子秦王朱樉)分封其地,已十余年,汝可一游,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于是,太子朱标就奉旨来西安实地考察。西安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貌深深地吸引了朱标。同年十月,朱标返回南京向太祖复命,进献了自己带人绘制的《陕西地图》,还详细介绍了西安各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荐迁都西安。迁都的事情得到朱元璋的肯定,朝廷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张罗迁都的事,西安钟鼓楼也进入了设计施工阶段。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太子就一病不起,第二年春天就病逝了。作为一位遭受晚年丧子之痛的父亲,太祖皇帝悲痛不已,为之罢朝。更令人痛心的是,太子朱标在弥留之际还向朱元璋上书建言“筹划建都西安的事情”。然而西安却成为太祖皇帝的伤心地,建都西安这一原本可行的方案就此被永远束之高阁,搁置到尘封的史册之中了。而按照皇家建筑标准修建的西安钟鼓楼已经落成了。
“声闻于天”与武则天
关于鼓楼北匾“声闻于天”很有意思,有传说是女皇武则天亲笔题写的。这四个字是取典于《诗经》名句“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是当年狄仁杰在武则天赐酒后想出来的,所以大臣们请武则天写下“声闻於天”四个字。当时有些醉意的武则天在“於”字上少写了一点,谁也没有在意,这块匾随后便被挂了起来。一天,女皇路过宫门附近的鼓楼,抬头看见匾额上的“於”字上少了一点,便问身边的大臣是什么原因,身边的大臣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出声。于是武则天下令取来笔墨,蘸上墨,用一弓箭将其射到牌匾上,正好射到缺一点的位置,补全了“於”字,群臣欢呼。
有心之人可能会注意到,现在挂于鼓楼北面的匾额为“声闻于天”,并非“声闻於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解放前有一传闻:“武则天是一个女人,女人怎么能够执政呢?‘声闻於天’为武则天所写,这个不好,于是清朝重修鼓楼时就将其改成‘声闻于天’,而不再使用原匾中的‘於’字。”另有说,该匾是乾隆皇帝所书,而比较多的说法是清代陕西巡抚张楷模仿乾隆御笔所刻。
当然这些不过都是传说故事,听听就好。这块牌匾后来经过明、清、民国,直到抗战,一直都完好无损。遗憾的是,“文革”时期,疯狂的红卫兵砸烂焚烧了它。2005年,西安钟鼓楼保管所对鼓楼上的巨匾进行了仿制复原,才让我们重新看到它们曾经的荣光。
钟楼为什么要东迁?
你知道西安钟楼曾经搬过家吗?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万历年间,也就是公元1582年,钟楼从西大街广济街口搬迁到了今天的位置。那么一定有人会问,钟楼为什么要搬家呢?
从史料分析来看,钟楼东迁是由于明初扩建长安城、改建城门,城市中心东移,钟楼显得偏离了城市中心,于是向东进行了整体搬迁。然而,这个搬迁的原因民间却更喜欢另一个美丽的传说。
万历年间,关中发生了大地震,死伤无数。当时长安城里传言四起,都说是有妖怪在作乱。长安的豪门大族十分恐慌,纷纷奏告太守要降魔除妖,平息地动。知府也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宁。于是他召见迎祥观的道士高承之前来商议。高承之是一位在长安城里久负盛名的老道,擅长剑术和法术,他告诉知府,“曾经关中原是一片浩瀚的大海,当‘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时候,海水向东流去,这里就成了平原,但是有一条大鳌鱼不愿离开,就用嘴凿了一条大川,把自己隐藏在里头,后来地裂山突,这条大川就成了地下河。每到三月十五日,鳌鱼就游出水面,呼吸空气,如今地动,正是鳌鱼在作怪。”知府听的有趣,连忙问道:“您可知道这川口在什么位置?”高承之站起身来,拉开窗帘,指着东边说:“就在钟楼以东半里的那个十字路口。”说完,高承之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图,递给知府,那是一座瑰丽的钟楼,楼下卧着一条鳌鱼,左上角有一首诗:
天刚破晓霞蔚生,抛却金币乐无穷;
春风漫舞长安道,修的是楼四街中。
看到这幅图卷,知府心理一下亮堂了。立即下令全城铁匠,赶制一百丈长的铁链,准备降鳌建楼。
待到三月十五,高承之随知府一行人来到了十字街口。知府命令十几名兵士用?头刨开路面,露出四块大石头。搬开石条,果然看见下面有一口深井,井下有川,水流哗哗。不一会儿,一股水柱喷井而出,冲向天空,之后便有一鳌鱼头伸出井外。高承之从容的走过去,用自己的宝剑按住鳌头,并叫兵士用铁链把鳌头锁住,然后把铁链和鳌头一起沉入川底。随后又征用了五千名工匠,夜以继日,赶修钟楼,终于在万历十年的春天,新钟楼胜利竣工。
恰逢此时,巡抚龚懋贤到陕任职,被雄伟、壮观的钟楼惊服了。他亲自登楼,遥望终南秀岭、市府长安古城,心旷神怡,欣然赋诗一首:
羌此楼兮谁厥诒,
来东方兮应昌期。
挹终南兮云为低,
凭清渭兮衔朝曦。
鸣景云兮万籁齐,
樟木德兮奠四隅。
千万亿祀兮钟虞不移。
从此以后,钟楼巍然屹立,鳌鱼被镇压在川底,再也不能兴妖作怪了。
钟楼上悬挂的一幅著名老书法家宫葆诚先生所书楹联:
楼雄川口锁金鳌
钟号景云鸣彩凤
这副楹联讲的就是敲响景云钟的时候,长安城里就会响彻有悦耳清亮的凤凰鸣叫声。这座雄伟壮观的钟楼为人民锁住鳌鱼,带来幸福安康的生活。
上了年纪的西安人大都听过一种说法,在钟楼附近的地上或钟楼的墙边去听,能听到汩汩水声。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钟楼是怎么搬过来的?
明神宗万历十年在陕西巡抚龚懋贤的主持下,西安钟楼从西大街广济街口的位置迁建于现在这里,作为一个规模宏大的钟楼,古人又是如何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将钟楼整体移到现址的呢?难道是给钟楼安装上轱辘,然后从西大街一路拉过来的吗?那是不是使用了很多的人力呢?人们更愿意相信钟楼是使用了“整体拆装法”。
据说,当年工匠们在得知要将钟楼东迁的消息后,便开始琢磨用什么办法对楼体的伤害最小,可以完好的保存钟楼的原貌,有人提出钟楼这种木建筑是通过榫卯套接的方式修建的,这种建筑结构最大的好处就是抗震、且便于拆装。
于是政府总共出动了5000多名工匠,把钟楼的每一个部件拆下来,编上号,画好图,记录部件的位置,等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把这些部件一个个先搬到新的地址,再按照图纸的标注和相应的编号进行组装,就好像是现在的小朋友玩的乐高玩具一样,这样看来,搬迁钟楼似乎并不是很难嘛!要是在组装过程中,发现有部件有损坏,还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修补替换,也是一举两得啊,既保存了钟楼的原貌,还对钟楼进行了保养,延长其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