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丰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据统计,目前,黔西南州不可移动文物1248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8处。其中,“国宝”级9处、省级37处,内容涵盖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多个门类,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价值突出。
“历史文物、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如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我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黔西南州博物馆馆长龙虎介绍。
他认为,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文物的价值认识不足、“文物保护法”在实施文物保护具体应用时缺少切实可行的法律程序、重点文物保护资金严重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文创产业基础薄弱、文宣工作格局未全面打开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龙虎在政协第九届黔西南州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相关建议。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传承组织保障。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旅兴州战略”编制《黔西南州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并结合黔西南州实际制定地方性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传承实施条例,明晰部门责权。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专业指导,加大挖掘与开发力度。如普安铜鼓山、交乐汉墓群、万屯汉墓群等,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争取上级专业主管部门支持;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力度,完成全州革命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培育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加强对地方文献、民族文献整理研究,整合全州品牌文化资源,提升影响力。
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引进龙头文化企业落地发展,引导、扶持本土文化社团和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激发文化产品研发合力。加大民族服饰、工艺品、传统美食、旅游产品、文物纪念品等文创产品开发,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加强对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的传播力度。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及民族节日为契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改进博物馆(陈列馆)展陈方式,围绕传统村落,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规划打造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体验区。
完善馆校合作体系。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促使博物馆与中小学和大专院校教育结合,完善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及通过学校传播历史文化合作互动交流长效机制,实现资源互补。
强化人才支撑,加快专业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文保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二是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传承人为主的文创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人员培训;三是加强州内外文化人才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文化队伍人员综合素质;四是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家数据库,充分发挥其在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建立专项资金,落实文物保护经费。将文物保护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和督查检查制度,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到实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允凤 宋洁
刘朝富 黄飛鸿
编辑 彭芝莉 段源兴
编审 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