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喜洋洋,人庆佳节换新装。过了初一过十五,大闹元宵喜欲狂。家家都把花灯放,各色的彩灯满村庄。孔雀开屏绣球灯,龙凤彩,喜呈祥,飞禽走兽真好看,走马灯滴溜溜地转的忙。狮子旱船跑竹马,唱的是三战吕布刘关张。红男绿女去观赏,万岁呀,昭阳院怎有这风光?”
豫剧《包公辞朝》中的这一段唱,让我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欢度元宵的情景,几乎半个世纪过去了,依然历历在目,如发生在昨天一般。
过了春节,到了初七八,夜幕还没有降临,大街小巷都已经开始出现了孩子挑灯笼,只不过稀稀疏疏。随着元宵节的临近,街上的灯笼会逐渐地多起来。
到了正月十五,那就热闹起来了。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无论男的还是女的,都忙忙碌碌,有的做年糕,有的蒸灯,有的挂灯……
这年糕是用黏谷面做得,黄黄的,圆圆的,有中大盆那么大,然后分做成小的,如小圆碟子般,从来没有吃够过,现在想起来还垂涎三尺。
蒸灯就是用面做成像小碗一样的东西,里面盛上油,放上灯念,送到长辈的坟茔,这叫送灯。逢年过节,我们都不能忘记祖宗。元宵节当然也要祭祖追思。
元宵节的黄昏时刻,天气乍暖还寒时候,田野的路上,送灯来回的;村里的街上,准备闹元宵的:到处都是人来人往,一派繁忙的景象。
随着夜幕的降临,有钱人的灯笼亮了,没钱人的做的灯也明了,大街小巷都成了灯的海洋,孩子们挑的灯笼更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葱绿色的、杏黄色的、桃红色的、柿红色的……有方的,有扁的,有圆的,有直筒的……有的像飞机,有的像条鱼,有的像个瓮…….在灯光的映衬下,五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
灯笼上还绘着各种各样的花卉虫鸟:有带绿叶的仙桃,有挂青叶的樱桃,有绽放着的腊梅……有飞着的蜜蜂,有栖枝的喜鹊,有展翅的蜻蜓,有鲤鱼过龙门,有龙凤呈祥……各种图案在灯光的映照下栩栩如生,让人目不暇接。
鞭炮声此起彼伏,拱灯升上了天空,气花如流星般划过夜空,富人家的烟花把天空变成了火树银花,到处都弥漫着节日的气味。
最热闹的当属看打花子。在村庄街中心的空地上,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人头攒动,个个把头伸得像提着的鸭子,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打出怎样的花子来:有的像垂柳、有的像喇叭花、有的像天女散花……当有新的花的样式出现时,都是人声鼎沸,掌声雷动,高潮迭起,煞是好看,既在预料之中,又往往出人意料,让人惊奇万分。
看过打花子,人们就喊着要看老鼠嫁女啦!据老人们说,在正月十五的晚上,老鼠是要嫁女的,还说一般是看不到的,只能到石磨里能听到老鼠嫁女的声音。我不相信,也没有听过。不过,这又给元宵节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今年故乡的元宵节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今年是虎年,虎,一定会成为各种灯笼上图案的主角,虎虎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