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楚秋(地地道道德安本地宁,热爱家乡,希望用文字向更多人介绍家乡——美丽德安)
文章来源 | 一楚知秋(ID:yichuzhiqiu)
本期推荐
<江西德安·黄㛚篇>
答应我:转发给身边的黄㛚人好吗
在 德安有一个地方,自 2002年被撤销划归到丰林镇后,她也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之中。但是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或是年长一点的老德安人来说,她的存在,自古至今,有着太多的熟悉和骄傲。
她就是 黄㛚,也经常会被人写成“黄桶”“黄通”。她最中心的那一片,当地人更习惯叫她 黄㛚铺或 铺里。
正是这个 黄㛚,自古以来,一直在德安都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从这里走出来的人,也一度为德安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用 “千年古镇”来形容 黄㛚,丝毫不为过。至于 “黄㛚”之名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就开始有了,历史并无过多记载。
但早在近千年之前, “黄㛚”这个名字就已经存在了。1985年,在本地大屋邓村出土的《陈十四娘地券》中就有记载:“维皇 宋乾道七年(1171年)六月初一日......江州德安县仙坛乡 黄㛚社长岭保殁故陈十四......”
宋朝的1171年,黄㛚以“黄㛚社”之名告诉我们,千年之前,这里就叫做黄㛚。或许她还有最早的记录,但目前模糊的历史也无法给我们答案。
千年古镇,名不虚传。但关于她,很多人可能还比较陌生,以至于 “㛚”字怎么念、或者怎么写,也是错误连连,毕竟这个“㛚”字也一度在输入法或者字典里找不到。
关于 “㛚”这个字,其实早在《康熙字典》里就有记载,后在《新华字典》里也增加了它的解释。
《康熙字典》【丑集下】【女字部】第262页 第32字就有更早的一个解释:”【集韻】吐孔切,音侗。女字。 又尹竦切,音桶。女名。一曰齊貌。“
那么为什么又叫 “黄㛚铺”呢?这就要追溯到 元朝初期。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在全国开始设立急递铺(驿站下的专门传送公文的组织),每10 里设1铺,铺设铺兵专送公文,于是在 古镇黄㛚就设立了“黄㛚铺”,设铺兵4名(明嘉靖间因绕弯路改迁高塘坂,更名黄登铺),所以最早这个“铺”指的是 急递铺(后改通远铺)之意。
此次之后, “黄㛚铺”之名就一直沿用至今,也成了当地人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却殊不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这大概就是每个黄㛚人心心念念的 “铺里”吧,可曾经繁华的铺里,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今天有感于黄㛚之历史,更想为她正名。
因“古代驿邮急递铺”而得名黄㛚铺。“铺”《韵会》有曰: “铺,贾肆也。”有铺之地必是中心繁华之地。
早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这里布店、肉店、南货店、理发店、中药店、铁匠店及油榨坊、豆腐作坊、磨坊等,当地人以此为集市中心,只不过抗日战争中被毁严重。
解放后,则为 第二区政府、黄㛚乡政府和狮子公社驻地,有学校、银行、税务所、邮电所、医院、商店、旅社、饭店、农机厂、铁匠店、豆腐店、收购站、电影队、广播站、文化站、兽医站、制钉厂、个体商店......尽显一片繁华景象。
至于元明清之时,她到底是何番景象,我想大可与部分古装剧中街景联系联系。
“原野青黄如锦绣,山峰紫翠入云霄。荒岩幻指空中阁,斜日犹明涧底桥。”能让德安清朝县令 李楚在一次登山后写下 《登白云山》的这座山正是位于黄㛚(旧)境内的 白云山,又称 白云岭,更有 小庐山之美称。
“灏气结苍旻,白云生石隙,空天布霓羽......”初登白云山,正是如此壮观景象。同时, 彭山、 虎咀脑等群山绵延开来, 小片黄土岗阜、小平畈于群山下铺开, 白云水库、 大古塘水库、 燕窝孙家水库、 万家垄水库、 骆家垄水库、 南山垄水库等水库如碧玉星辰般斑布罗列。
其间, 黄㛚河自北部潘狮畈西流入,经 桥头、大畈、黄㛚、依塘等地(旧指,今属丰林镇),绵延6公里至 三港口与庐山河汇合流入博阳河......之间孕育与生长,草木之间,人与自然,都呈现繁茂之景象,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勤奋智慧的黄㛚人。
勤劳与智慧的黄㛚人,自古至今, 进士文人、革命烈士更是为值得称赞。正是他们,给千年黄㛚留下了一抹不一样的颜色,也正是他们,让黄㛚的教育得以发展,甚至在当地也有所影响。
谈到人文黄㛚,自然少不了 “进士第”。走进大畈,张家祠堂“进士第”映入眼帘,就在这里曾经走出了一位被 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等人都连连称赞过的进士,这正是大畈张家先人 张青筒。
18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7岁中进士与李鸿章同为第二甲,为人天怀高朗,不戚戚于功名富贵。以奇门定营伍阵图方位及演炮之法抵御天平军,有功,左宗棠赞其演炮法尤精,沈葆桢赞其:以张青筒之才,何愁富贵。劝其继续为官,终不就。
回乡后,于濂溪书院担任主讲,讲学数十载,育人无数,其中近代著名政治家 李盛铎等均出其门下。
除了进士张青筒之外, 蔡芳垅李村李华柏则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进士,直接被钦点为 内阁中书,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才不得以回乡并创办 “含公家塾”,后改任袁州府教授,才高八斗,一直被县人称道。
还有才子 刘水泽村刘鹏程,道光十六年补廪生,以教书为业,在德安、德化(今九江)、星子设帐传经,学生甚众。举人程化民、黄瓒、万知涛、中书李华柏等均出其门下。 学说渊博,士林仰之如泰斗......
他们以榜样的力量影响着后人,以至于后起之秀更是数不胜数。 于黄㛚(旧)孕育,从黄㛚走出,投身各行各业,为祖国建设贡献己力。
这其中,还有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更值得我们铭记的 黄㛚烈士(沿用旧称,现均为丰林镇)。在新中国的进程中,也许他们并不被多少人熟知,但是我们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自然少不了他们的无私献身, 在此,也仅以拙文,向他们致敬!
黄㛚社、黄㛚铺、黄㛚乡、狮子公社、黄㛚公社......当再次谈及这些名字的时候,或许已经开始变得陌生。这片土地上很多曾经由她管辖的村落也渐渐与她无关,虽然在历史上曾与她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但时代在变,它们也都在变。
曾经的 黄㛚乡辖黄㛚、桥头、白云、大畈、依塘、乌石、泗溪、紫荆等行政村,如今的黄㛚依旧还是那个黄㛚铺,更多的身份却是丰林镇下辖的黄㛚村。
1968年黄㛚、狮子二乡下辖的丰林、芦塘2大队合并为 丰林大队,1964年改为县良种场,1971年成立农科所, 1995年3月10日,设立丰林镇, 2002年,撤销黄㛚乡,划归丰林镇,自此以后,黄㛚乡也已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接下来这篇区域的发展更看美丽丰林镇。
只叹不负众乡人与历史交付的使命,看着如今 丰林镇的发展,更想起了历史上黄㛚在德安留下的辉煌篇章。
图来源网络
一个个美丽乡村的落成,生态园、工业产业园、高新园的落址......我相信,不久后的丰林镇,在县及镇领导班子们的引领下,必定会让这篇土地的父老乡亲们发家致富奔小康!
图来源网络
黄㛚乡、黄㛚公社......已成历史,后人在回忆的同时,更需要为她正名,不管终究是会遗忘还是被铭记,我们都不可否认她存在的意义,正如当你再次路过已迁至丰林的 “黄㛚法庭”时,是否还会想起曾经的那个黄㛚乡、黄㛚铺、黄㛚公社......?
黄㛚铺还是那个黄㛚铺,只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发生了那么些许的变化,只是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她曾经辉煌的过往,只是她可能会被疏忽被遗忘......千年古镇,一代又一代黄㛚人,只是当你听说她曾作为这一片区的行政中心时,你还会想起曾经的那些岁月吗?
千年古镇——黄㛚铺,“㛚”是女字旁的㛚,在宋朝之前,这个名字就已经存在,千年之后,再以此拙文,让更多人知道她。
最后, 美丽丰林镇欢迎您! < 古镇 >黄㛚铺欢迎您!
参考文献:《德安县志》《德安地名志》
文章中部分视频、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仅作宣传,非商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