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打造山水花园名城
西津不只有渡,更是历史的印辙,
青砖小楼,气质温雅,
民国的气息在这窄巷徐徐叹出。
一座小城,邂逅小山楼,办好入住,
拎着行李,踩在吱吱嘎嘎的木板上,
心立马也摇曳起来。
古墙外是生活,屋檐下是柔软时光,
在暖色调的午后,阳光被树影拉的长长的。
阳光铺满沙发,小憩的午后,
读一本书,品一道清茶,
感受这寻常巷陌的人间烟火。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题金陵渡》张祜
和枫桥夜泊一样,这也是首客愁诗,潮水、斜月、灯火,诗人愁苦落寞的羁旅情怀便跃然纸上。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离长江已有300多米距离。
如今漫步西津渡,却再也没有了诗人的惆怅寂寥。大红的灯笼依次挂着,爬山虎攀了满墙,即使在细雨中,也青翠碧绿,是一种春天独有的生机勃勃。墙都是青灰色,据说是老厂房改建的,看起来既见雅致,又留沧桑。
倒是蛮喜欢这个地方的,依山傍水,精致紧凑,虽然不大,古迹有,历史人文也不缺。房子虽然不算老,但也不新,大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不过历史也未必就一定要残旧,这里有点象上海的新天地,有种罗曼蒂克的小资情调,更迎合现代人的口味。想到千百年前,李白,孟浩然,王安石都曾经踏足这里,不禁浮想联翩。
老街上还生活着当地人。老的杂货店和酒吧比邻而居。大名鼎鼎的恒顺醋也在这里占了一席之地,因为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假日,小街上几乎没什么游人,很多店也就关着门,让喜欢清静的我觉得格外好。
泡桐静默地开着花。
爬山虎密密地攀了满墙,在春天的细雨里,显露一种独有的生机勃勃。
END
来源:京口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图片刘薇
编辑:熊敏
核稿:王佑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