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刘海防一天巡查100多公里
春节防火护鸟不停歇
2月1日,大年初一,早上6点半,刘海防起床洗漱后,匆匆吃了几口饭,便摸黑出发,前往50公里外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
刘海防今年50岁,在大汶流管理站已工作22年,从事保护区执法工作。
早上8点,刘海防已将大大小小的设备装到执法车上,开始了巡护工作。“巡护主要有两块儿,一是防火,二是护鸟。”刘海防说,当前正处在冬春防火关键期,防火巡护是重中之重。驾车一路缓行,看到有人的地方,刘海防都要下车查看一番。“春节假期期间,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虽然进区时有防火提醒并禁带烟火,但也要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隆冬时节,保护区迎来最“热闹”的时光,数百万只候鸟在此或中转、或越冬。鸟类的巡护必须细之又细。
吃过午饭,刘海防开上执法车再次出门。“我们管理站区内有5条鸟类巡护路线,今天下午主要去湿地恢复区和建林路线。”刘海防说,湿地恢复区今年迎来了建区以来最大的丹顶鹤集群。
鸟类疫病监测、取食情况、种群数量是鸟类巡护的三个重点。很快刘海防把车停在了湿地恢复区垦东121井台附近,并用GPS定位器标记了所处位置。“看,那边的鸟群就是丹顶鹤。”他拿出相机拍下几张照片后,再拿起挂在脖子上的双筒望远镜观察起来,“毛发亮,顶子红,精神状态不错,没有疫病”。接着,他又架起三脚架,装上单筒望远镜认真点起了数,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鸟类就是我们这些护鸟人的宝贝,哪里发现了新种群,哪里数量有增加都会让我们兴奋好一阵子,就比如这里,由于湿地恢复工程的实施,这几年来越冬的丹顶鹤数量增加了不少,今年一次性观测到128只,是建区以来最多的一次。”刘海防说。
两条路线,往返100多公里,巡护完已近天黑。匆匆赶到办公室,刘海防打开电脑,在鸟类监测表上认真填写着各项数据。“巡检地点、经纬度、种群状态及数量等等,这些每天都要认真记录并上传到管委会科研中心,这些数据的积累对保护区的鸟类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处理完最后一项工作,天已大黑,刘海防在办公驻地仔细巡查一遍后才赶往食堂。“我们值班是24小时的,晚上要睡在宿舍,便于突发情况及时处置。”(李明 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