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以坛寺庙庵命名
8.回龙观站
乘坐557路、880路快、887路、专101路、专121路、昌25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昌平区的回龙观站点。
站名来历: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介绍过关于回龙观名称由来的几种说法,都是与皇帝有关。另外,还有两种说法与道观有关。
600多年前的明王朝初期,回龙观地区还是一片牧马草场呢,附近的西二旗、西三旗就是由牧马军卒的居住地而形成的村落。
到了明代中期,弘治皇帝到天寿山拜谒皇陵,往来都要经过这片牧场。
这位皇帝曾迷恋道教,引起文武大臣的极为不满。他在宫里修道时,要经常听大臣们聒噪,就琢磨着另找地方。于是,以谒陵驻跸为由,传下一道御旨,在沙河南边的牧场上修建道观,赐名玄福观。
道观于弘治十七年始建,正德十年建成,改名为玄福宫。因为这是皇帝谒陵后回京途中的小歇之处,久而久之便被叫作回龙观。
还有一说,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时,每年到十三陵祭祖回宫的途中,必在玄福宫住一晚上,跟宫里的道士谈法论道。
正是因为皇帝每年都到玄福宫,皇帝又被老百姓称为真龙天子,玄福宫是道教的观,所以民间把玄福宫叫作回龙观。
第三章 以坛寺庙庵命名
9.潭柘寺站
在地铁苹果园站乘坐931路公交车,可到达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山麓的潭柘寺站点。
站名来历:潭柘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因前有柘(zhè)树、后有龙潭而得名。
附近的主要人文景观:
●潭柘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西晋的潭柘寺初名嘉福寺,唐代改名为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
因此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为“潭柘寺”。
这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历史最久远,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由此流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北京)城”一说。
潭柘寺坐北朝南,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
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
明初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功成名就之后辞官,来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每日里与自己的老友,潭柘寺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其间,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过他。
据说当年修建北京城的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
譬如,故宫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都是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太和殿更高大了一些而已。
后来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才离开了潭柘寺,但其在潭柘寺隐居修行时的住所少师静室,至今犹存遗址。
北京城里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
如今的潭柘寺共有房舍934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仍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
寺院的建筑格局分为东、西、中三路。中路建筑金碧辉煌,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
牌楼是三间四柱的木结构,额题“香林净土”“翠嶂丹泉”。过了牌楼是石桥,桥后为山门。山门的门额“敕建岫云禅寺”是康熙皇帝手书。
门殿内塑有“哼哈二将”。
山门内第一进院落为天王殿,殿中供奉弥勒佛。门口是那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的背面塑有威风凛凛的韦驮像,两侧是四大天王塑像。
天王殿前的大铜锅很著名,直径1.85米,深1.1米,是昔日和尚们炒菜用的锅。
东跨院北房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16个小时粥才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黏又香。
这两口锅都有“漏砂不漏米”之说,在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不断搅动,砂石可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天王殿后面的大雄宝殿雄伟高大,富丽堂皇,是全寺建筑之冠。上檐额“清静壮严”乃康熙皇帝手书,下檐额“福海珠轮”是乾隆手笔。
殿中塑有释伽像,其左侧是阿难,右侧是迦叶。
佛祖塑像后有背光,背光上雕饰有大鹏金翅鸟等。《说岳全传》中不是说岳飞就是大鹏金翅鸟转世吗?
大雄宝殿大脊两端的碧绿琉璃鸱吻高2.9米,色彩鲜艳,是北京市古建筑中最好最大的一对鸱吻。
传说鸱吻是龙子之一,在一次风雨之夜,曾经跃跃欲飞,僧人忙将它们锁住,并插一剑。
今吻上的“镀金剑光吻带”是康熙皇帝所赐。据说这两个殿吻是金、元时代的遗物。
大雄宝殿后面有四棵引人注目的大树,两株娑罗树和两株银杏树。
娑罗树被围上了石栏,称为佛树,已有数百年树龄。
两株高大的银杏树东为“帝王树”、西为“配王树”,树名是乾隆“御封”。
据说清代每一帝王登基,树根都生一新枝,然后与主干合拢。宣统皇帝登基时,生一幼弱之枝。
这里还植有腊梅、探春、二乔、玉兰等名贵花木,其中一株紫玉兰已有200多年树龄,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株玉兰。
中路的最后一层殿宇是毗卢阁,高二层,木结构,有康熙皇帝手书“毗卢阁”匾额。
屋面造型奇特,飞脊前图案是“游龙戏珠”,飞脊后图案是“凤戏牡丹”。鸱吻前图案是“降龙戏珠”,鸱吻后是“百鸟朝凤”。
西路建筑庄严肃穆。戒台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其形制与戒台寺的戒台相似,只是体积小。台上供奉释伽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
观音殿是西路最后一座殿宇,殿前额有乾隆皇帝书写的“莲界慈航”四字,殿内供奉观音、善才、韦驮天王等。
观音像前还有元朝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一家四人塑像。
据说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原是一员战将,为了替自己和父亲赎罪,来到潭柘寺出家。她每日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礼忏观音”,十分虔诚,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
后来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
现今妙严公主的“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成为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
龙王殿在观音殿西侧,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是石,击之可发五音。
传说这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赐给潭柘寺消灾。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
潭柘寺有两宝,一是大铜锅,一是石鱼。我在前文介绍过,老北京有“三摸”之说,其中之一就是到潭柘寺摸石鱼求富。
除上述建筑外,西路尚有文殊殿、大悲坛、写经室等。
寺内还有金代石碑、石塔。寺外有安乐延寿堂和塔院,塔院中保存金、元、明、清各代和尚塔数十座。
东路有一组庭院式建筑,清代时是行宫院。前部有延庆阁和竹地,竹地内种植名贵翠竹,有“金镶玉”和“玉镶金”之分。
中部是财神殿、万岁宫和太后宫。
后部为方丈院,院内有雌银杏两株,后面是方丈室。
位于方丈院东侧的流杯亭正名叫猗犴亭,亭内地面是一巨石,地面水槽呈龙虎形花纹图案。在此饮酒可以体会到曲水流觞之乐。
流杯亭里的彩画是关公骑着赤兔马,应当是“关羽挂印封金辞别曹操”。
舍利塔在东路最后面。“舍利”梵文之意为“身骨”,指死者火焚后的余烬。
塔前的两株古松如凤凰起舞,这就是“潭柘十景”之一的“双凤舞塔”。
地藏殿、圆通殿分别坐落在舍利塔的东西两边。地藏殿东侧有宝座,曾经是乾隆皇帝休息的地方。从此殿东北出门上山可去龙潭。
安乐堂位于山门外左前方,过去是和尚们退休养老之所,后来改为饮食服务区。
顺山路而下,有塔院,院中有金、元、明、清各代的和尚塔数十座,风格不同,其中最早的一座是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年)建造的通理禅师塔。
2005年是潭柘寺建寺1698周年,将寺院内珍藏的部分文物在毗卢阁对外展出,其中一幅以舌尖血为颜料绘制而成的释迦牟尼佛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作者是清朝道光皇帝的重孙子、现代国画大师爱新觉罗·溥儒(1896年~1963年)。这幅画作于1938年,溥儒先生以此表达对母亲病逝两周年的哀思。
乾隆皇帝曾经六次到潭柘寺进香礼佛,留下了众多瑰宝与故事。下图是乾隆宝座。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由衷感谢摄影者与漫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