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国庆节电影《长津湖》上映以来,相关热度一直不减;今年春节《长津湖》续集《水门桥》更是把国人的观影热情推到新的高度!作为一个地理迷,今天我们不聊电影,只和大家
长津湖水库和建在水库输水管线上的
水门桥(因管线水泵房和跨线桥梁都依托山体合建,
水门桥意为水流控制门户)的历史真实。电影水门桥对历史细节还原极为用心,真实度相当高,下面附上三张历史旧照片,看过电影的朋友们可以与剧情照片做个简单对比!
历史真实照片 1950年12月初美军拍摄的水门桥现场照片,可见观察到桥梁南侧的缺口
历史真实照片 美军从一架轻型侦察机上拍摄的水门桥全景图,显示了变电站及输水管。
历史真实照片 1950年12月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正在查看被炸断的水门桥。
长津湖位于朝鲜半岛东北部,现(北)朝鲜境内,属咸镜南道辖区。长津湖是朝鲜第二大人工湖,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最后注入鸭绿江。长津湖距离赴战湖并不远,后来
长津湖和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就被统称为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长津湖修建了4座引水式梯级水电站,把湖水引进隧道,穿过赴战岭山脉,南流入城川江,后注入咸兴湾。
修建这个水库,这还要从日本入侵说起
。
1926年,日本殖民政府成立了朝鲜水电株式会社,主要负责朝鲜半岛的各种水利发电项目。同年,日本开始了朝鲜半岛北部的水电站建设。
朝鲜半岛北部,河流多,落差大,水能资源最为丰富。东北部的盖马高原,是整个半岛地势最高的地方,有着朝鲜屋脊的称号。而且盖马高原还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比如长津江,赴战江等等,都是发源于盖马高原,注入鸭绿江。
1926年,日本首先在赴战江建设了水电站项目,项目历时六年,1932年基本建成,电站完工后,大坝将赴战江拦腰截断,形成了一座人工湖,名叫赴战湖。赴战江水电项目的完工,极大满足了日本的电力需求。一年后,日本又开始了长津江水电站的建设。
长津江发源于盖马高原上的黄草岭,总长度为261千米,流域面积6976平方千米。
1933年,长津江水电株式会社成立,野口遵就任社长,注册资本金为2000万日元,久保田丰出任董事兼设计建造总指挥。当年长津江水坝项目开工,次年建成大坝。1934年,长津江蓄水池建设完工,水坝总体积为565000立方米,蓄水总量达3.8亿立方米。从1936年到1938年,包括23600米水道在内的4座发电站相继竣工,其水轮机、发电机与变压器的规模在日本国内都是前所未有的,且全部都由芝浦电器公司所生产。
长津江水电引水管道线路图
长津江大坝高55米,顶长700多米,它将长津江截断,也形成了一座人工湖,它就是长津湖。长津湖面积约为54.2平方公里,按平均3米水深,库容超过1.6亿立方米。
长津湖水坝二期工程
长津湖水电项目建成后,一部分电量通过高压电网输送到平壤,大部分用于咸兴氮肥工厂。长津江和赴战江等水电项目有力促进发展了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半岛的工业。
1945年北朝鲜发电站系统图
1945年兴南工业区地图
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势力撤出半岛,该水电项目由朝鲜人运营。五年后,朝鲜战争爆发,长津湖地区发生大规血战,史称长津湖战役。1950年,中国人民援朝志愿军与美军为主导的联合国军在这一地区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役,由于极端天气影响,双方伤亡都很大。
长津湖地区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