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系列诗歌之八《莎车阿曼尼莎汗纪念陵》
作者杨运鹏,回族(1965--),河南内乡县人,副主任中医师,业余从事民族宗教文化与南阳文化研究,现居惠州。
关键词:莎车,叶尔羌汗国,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十二个木卡姆。
《莎车阿曼尼莎汗纪念陵》
1
阿曼尼莎汗,
1992年,
莎车人民为纪念你而建的纪念陵,
虽然非常年轻,
可竟然是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令中外游客啧啧称奇。
2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
其实是叶尔羌汗国王陵的一部分,
也是穆斯林眼中的一个拱北,
位于王陵的东南角,
是一个以高二米的十平方米正方形平台为底座的尖塔状的二层亭子 ,
具有鲜明的伊斯兰建筑风格,
是莎车最美的风景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具民族特色的纪念陵之一。
3
阿曼尼莎汗,
登上14层台阶,
走进你那绿树环抱的纪念陵,
走进你那鸟语花香的纪念陵
走进你那有20根圆柱子的纪念陵,
走进你那墙壁上写着木卡姆曲名的纪念陵,
走进你那木窗刻满了各种花纹的纪念陵,
走进你那二层楼的纪念陵,
走进你那高三米的蓝色尖塔的纪念陵,
你那一桩桩波澜壮阔而又百听不厌的传奇故事,
便随风飘入游客的脑海里,
令人敬佩不已。
4
登上第二层楼,
西望那气势宏伟的叶尔羌汗国皇宫,
北看那坟墓众多的叶尔羌汗国王陵,
南眺那热闹非凡的回城,
东观那高耸入云的宣礼塔,
凭栏领略着莎车那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抚今追昔,
百感交集,
呼吸着带着花香的空气,
倾听着那醉人的木卡姆乐曲,
回忆着古今的变化,
展望着美好的未来,
远望着马路上那川流不息的车辆,
近看着广场上天生丽质的维吾尔少女们那优美的舞姿,
又仿佛看到一位女子正从远方骑马奔来,
如天仙下凡般曼妙而又飘逸,
那一袭艾德莱斯裙子绚丽多彩,
又如彩云腾起,
令人心旷神怡。
5
阿曼尼莎汗,
你是喀尔苏沙漠区牧民马合木的女儿,
拉希德汗带着随从前去打猎,
途中在你家里歇息,
偶遇了美丽端庄的14岁的你,
你自编自弹自唱的木卡姆新曲,
如带着花香的微风轻轻地沁入汗王的心房,
让汗王心花怒放而又惊讶不已,
经再三询问作者是谁?,
你都回答是自己写的词,
并当场书写给汗王看,
又让汗王惊喜,
并对你一见钟情,
汗王马上返回皇宫,
抛弃了国王的尊贵,
抛弃了门户之见,
带着聘礼,
又前来盛情求婚,
能歌善舞的你就这样成了汗王的爱妻,
也就诞生了蒙古国王与牧羊女相亲相爱的美好传奇。
6
阿曼尼莎汗,
十六世纪初,
中东的音乐舞蹈已经传入叶尔羌汗国,
南疆的木卡姆也传入外国,
但木卡姆却杂乱无章,
入宫后的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大胆抛弃穆斯林轻视音乐舞蹈的偏见,
也抛弃自己优越的生活环境,
力排众议,
在拉希德汗支持下,
在乐官喀迪尔汗的帮助下,
开始了对木卡姆的搜集与整理;
为了这规模宏大的音乐工程顺利完成,
你走访民间,
拜访艺人,
相约诗人,
结交歌手,
不辞辛苦,
经过二十年的艰难奋斗,
把杂乱的木卡姆一一整理,
终于成为科学、系统与严谨的十二个木卡姆,
终于成为集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为一体的享誉世界的十二个木卡姆,
也终于成为维吾尔族乐舞艺术的瑰宝,
真乃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
只可惜,
1560年,
34岁的你因难产而归真,
如果你能多活几年,
那一定将会再给世界文化史上留下更加绚丽多彩的一笔。
7
阿曼尼莎汗,
遥想当年,
谁能有你那虔诚信仰安拉乎的举意?
谁能有你抓住千载难逢机遇干大事业的魄力?
谁能有你那放眼世界的目光?
谁能有你那海纳百川的气度?
谁能有你那比天空还要辽阔的胸怀?
谁能有你那敢于翻越雪山走过戈壁的顽强毅力?
谁能有你那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
8
阿曼尼莎汗,
你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女侠客,
是中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
也是为世界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木卡姆大师,
你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一席,
人民怎能不铭记?
9
色俩目!
阿曼尼莎汗,
看到了你的纪念陵,
就看到了一个乐舞着的你,
一个笔名叫乃菲斯的你,
一个胡杨般的你,
一个守望着十二个木卡姆的你,
一个守望着莎车守望着中国守望着世界的你。
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