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补户外装备时,发现竟然有适合六岁小孩的登山杖,给弄了一对。
孩子回家看到,抄起来一通狂抡,墙上出现一堆小坑。
我没忍住,说这是用来登山的。
孩子诧异,登山用腿就行,干嘛用棍子?
为了答疑,我给孩子看了《无尽攀登》的预告,勾他进了影院。
本来只是想让孩子直观地感受登山杖的用途,结果影片烈度极高,珠峰极美,夏老爷子极硬核,一不小心把孩子给点了。
回家路上,孩子人小鬼大,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疑问。
下面是孩子的提问和我的内心戏。
Q1:为什么叫无尽啊?山不是有尽头吗?
影片开头的采访中,问的不是“夏老师,你为什么登山?”,而不是“你为什么爬珠峰”。
珠峰是夏老师一生攀登中最浓墨重彩的部分,但不是全部,更不是终点。
这个跟驱力有关。
人的所有行为,背后都有驱动力,也就是“为什么做这件事”。
驱力大致分两种,外驱和内驱。同样的行为,驱力可能不同。
以学习为例,外驱可能是为了名次、奖励、赞许,得到了,驱力往往就消失,所以为考试而学习的孩子,考完就会撕书庆祝。内驱力是为了过程中的体验和内在的收获,因喜欢而学习的孩子,考完了还手不释卷。
人们做一件事,大都不是单纯的内驱或外驱,而是不同比例的混合。
若夏老师爬珠峰,只是因为外驱,第四次到达距离顶峰94米处,外界都觉得他很牛了,完全可以躺平吹。
但夏老师还想爬,爬完珠峰后,还“食言”了,没有退休去旅游,而是挑7+2玩极限,这意味着驱动夏老师的,是对登山的喜欢。
喜欢,所以无尽。
Q2:夏爷爷喜欢吃喝玩乐,为什么还爬珠峰呢?多累啊。
因为内啡肽。
为了让人行动,大脑会分泌两种物质,给人正反馈。
一种是多巴胺,传递快乐和开心。吃喝玩乐的正反馈,来自多巴胺。
另一种是内啡肽,是大脑为了缓解痛苦而分泌的镇痛剂,作用类似于吗啡。爬珠峰的正反馈,来自内啡肽。
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也没有高下之分,而是合作无间。
多巴胺负责启动,让人们开始做喜欢的事,例如短时间运动。
内啡肽负责加持,让人们把喜欢的事情做透做穿,例如长时间运动,痛并愉悦着。任何事情,要做到极致,都得脱好多层皮,而愉悦比快乐更深沉更持久,更让人“上瘾”。
或许进化机制是希望人们既能吃喝玩乐,又能“吃苦耐劳”,能享受生活,又不只是如此。
看电影也是这样。看一部娱乐的片,得到多巴胺;看一部激励的片,得到内啡肽。娱乐要有,但不能只是娱乐。
Q3:夏爷爷一辈子爬珠峰,我这一辈子做什么?还不知道……
孩子追寻自我认同的种子就此埋下。
自我认同,简而言之,是回答两问题:“我是谁”、“我这一生要如何度过”。
每个人都有一座“珠峰”,但出发时不知道在哪儿,也不知道找到珠峰后是否能登顶。这是对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双重探寻,过程和结果都充满不确定性。
就自我认同而言,夏老师初攀珠峰时遇到挫折,即是不幸,也是幸运。夏老师由此跟珠峰结怨结缘,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固然是因为夏老师个性纯粹,心无杂念,也跟建国初期的时代气质有关。
当代社会,复杂多变,提供大量的选择,孩子们更难认定一件事,认定一个人。这是幸运,享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也是不幸,要体验更久的迷茫,承受更多的压力。
对于探索的不确定性,人类的天生倾向是厌恶和回避,因此很多人会迫于外在压力或内在张力,放弃探索,早早进入确定性高的编制小环境,或匆匆地接受长辈提供的选项,让内心的声音消停。
但《无尽攀登》这种至刚至阳的电影,会让人们再次问自己:我这一生,要如何度过?是不是还有另一种活法?
这让人痛苦,但不破不立。即便到了中年晚年,也不晚。
对于手头这一把年纪,有人会自嘲,“黄土埋半截了”,也有人会解嘲,“不是还有另外
半截吗?”。
Q4:夏爷爷一定要登顶,是因为他觉得登顶特别厉害吗?
夏老师一定要登顶,或许不是觉得登顶特别厉害,而是觉得自己特别厉害。
影片中有一段独白:“即使是穿着假肢去攀登,我也觉得我可以。”
“我可以”,自信爆棚。
但这种自信不是空穴来风,有智能和心理力的支撑。
智能是身体运动。夏老师外号火神爷,体质好,运动天赋极佳。妄自揣测一下,若是挑奥数玩乐器,夏老师不一定会说“我可以”。
心理力是坚毅。锻炼,四十三年如一日。即使在第四次攀珠峰失败,看不到第五次攀登的可能时,依然在锻炼。家人本来都担忧反对,发现拦不住了,拦不住了就只能支持。这里边除了爱,或许也有对夏老师的敬佩。
有了自我-心理力-智能的完美结合,若夏老师第五次也因自然灾害而失败,肯定还会有第六次。
因为“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