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源政务)
渭水清清,长虹卧波。
地处渭河源头的甘肃省渭源县,有一座纯木握桥——灞陵桥,横卧在渭河河面上,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称作“千里渭河第一桥”。
刘华是渭源县水务局的一名干部,从小就生活在渭源县城,每天清晨她都会到县城的渭河边散步,感受渭河两岸悄然发生的变化。“以前,渭河周围环境差,人们都不愿意到河岸上来”刘华感慨的说“这几年河水越来越清澈了,两岸的环境也越来越优美了,大家都愿意到河边来健身休闲。”渭源县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境内有渭河、洮河两大水系,主要河流12条,全长337公里,流域总面积2053.49平方公里。近年来,渭源县统筹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等要素,全面推动河长制湖长制责任落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突出的水环境问题。
渭源县五竹镇渭河源村是渭水源头。为了保证渭河源碧水长流,渭河源村落实了村级河长和巡查员定期巡查制度,村级保洁员每天巡查保洁,并由环卫公司集中清运处置生活垃圾。如今,渭河源村依托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尝到了吃“生态饭”的好处,村民的爱河护河意识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依托“河长+警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渭源县建立健全了“河湖长巡查+河长办暗访督查+无人机航拍监测+巡河 APP+群众举报”的河湖巡查监管体系。目前,全县共设置县乡村三级河湖长511名、县乡两级警长18名、县级检察长1名,确定巡河员和保洁员431名,推动了河湖治理责任的“全覆盖”。
针对渭河治理管理保护实际,渭源县实施了渭河源大景区旅游建设,统筹推进花卉产业、美丽乡村、 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建设等,不断加快县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步伐。据了解,通过积极争取,渭河五竹至张家湾段列入了甘肃省 2022 年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为推进渭河渭源县段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县水源涵养林面积16万亩,水土保持林面积10.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7%、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55%;累计治理河长92公里、修建堤防157公里。
渭源县以巩固河湖“清四乱”成效为突破,建立了“交办、督办、查办、一事一单”制度,形成了“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推动了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为”的转变。今年以来,共整治河道范围内的“四乱”问题219项,清理河道垃圾2000多立方米,疏浚河道20多公里,恢复水域面积25.8亩,依法关停河道采砂厂9家。渭源县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说,“十四五”期间,渭源县将继续推进河道综合治理,计划投资将达到7.48亿元,规划实施各类项目13项。
同时,深入挖掘每条河流独有的历史记忆,将特色文化融入美丽河湖创建,全力打造“记得住乡愁”的水域空间,让历史悠久的渭河焕发出新的活力。说起“母亲河”发生的变化,清源镇一位姓张的老大爷说:“河沟里的水清亮了,河岸也整洁了,渭河源的名气越来越响亮了。”质朴的语言道出了群众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愿景,也折射出了渭源县推动河湖长制落地生根的坚定决心。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 县电子政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