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因此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发展,三峡水电站的建立就是基于巨大的水位落差。在当今世界上,说到水电站一般绕不开三峡水电站,因为它不仅是我国工程量最大、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同样是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从1994年开始动工,到2006年正式竣工,三峡水电站历时12年最终建成。
三峡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发电,根据统计每年从三峡水电站输送出来的电量超过1000亿度,占全国每年发电量的3%左右。这些由三峡水电站产生的电能不仅输送到长江下游地区的上海、江苏等地区,还输送到了广东、广西等10个省市。然而如此惠民的工程也存在问题,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三峡的生态问题。
当三峡大坝建立起来后,就相当于将该生态系统一分为二。而且大坝的蓄水高度为160多米,大坝下游的水位只有60米左右,那么下游的鱼如何洄游到上游去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鱼类要洄游。在三峡大坝未建立起来之前,那里的生态是一个整体。大坝建立起之后,生态被一分为二,导致两个生态系统的生存空间有限,因此有些鱼类为了寻找食物铤而走险去洄游。
除此之外,也有鱼类洄游是为了产卵,因为下游水域的含盐度要比上游高一些,因此为了让鱼卵的生存率更高一些,一些待产的鱼通常选择逆流而上。还有些鱼类对水温十分敏感,一旦季节变化引起了水温变化,它们就会往更加合适的上游游去,这就是所谓的“越冬洄游”。由此看来,大坝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生态情况,难道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吗?
并非如此,设计师正好考虑了鱼类洄游的问题,在大坝的两边设计了供它们洄游的通道,这些通道被称为“鱼梯”。从外形上来看,鱼梯和住宅楼的楼梯相似,只不过鱼梯的坡度要缓得多,而且每隔一定的距离会出现提供休息的地方。但是在鱼梯建立之后,大坝投入使用之后,生态专家发现依然很少有鱼类能通过鱼梯洄游到上游,因此不得不采用人工的方法来解决这个生态问题。
为了避免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的减少,该区域已经建立起了自然保护区、驯养救护中心,并有节律地人为制造洪峰以及养殖放流。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坝建成对长江流域造成的生态问题,但至今有些生态问题仍然存在。根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大坝建立之前该流域存在108种鱼类,大坝建成之后至少有40种鱼的种群数量出现了减少现象。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一概否定三峡大坝的存在意义,毕竟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