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一股冷空气,吹来了初冬,也吹来了一年中最香的季节。今年的桂花虽迟迟晚开了小半月,但好在仍然迎着寒风悄然绽放。
在南山脚下,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孟乡山下村,一簇簇的黄花点缀在层层绿叶之中,似乎沾染了山间的灵气。沿着“小九寨”金加坞山塘漫步一圈,配上一块刚出炉的桂花糕,甜中回味着香,糯里带着丝丝的凉,简直都可以把“山寺月中寻桂子”的意境融化口中。
老朱的房子建在南山脚下,桂花糕棚子搭在金加坞山塘旁,用他的话说,操劳了一辈子,没想到老了靠一块小小的桂花糕过上了好日子。
#01
南山下的土坯屋 四口人挤一间房
老朱名叫朱松青,今年71岁,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年轻时打石头、放炮、砌墙脚样样在行。老朱13岁没了父亲,一直在生产队放牛种田,24岁分家时,老朱可谓“净身出户”,穷得叮当响。
“小时候在生产队放牛,长大点分田到户了,一共七八分田,一年也就赚30多元钱。”为了娶上媳妇,老朱咬咬牙造了一座土坯房。房子不大,70平方米,两间房,一间睡觉,一间烧饭。“外面就是泥墙,造房子的钱是东拼西凑的,前后花了200余元。”回忆起以前的苦日子,老朱记忆犹新。
有了房子,老朱娶上了媳妇。随后几年,大儿子与小女儿先后出生,一家四口挤在一个房间睡觉。“日子虽然过得穷,但有孩子也就有盼头。”为了给两个孩子更好的生活,夫妻俩拼命干活攒钱。到了1997年,老朱拿着辛苦攒了多年的五六万元钱,筹建新房子。
“当时的砖是3角8分一块,从山背砖瓦厂买来,也就是今天的湖海塘那里,水泥贵的嘞,要21元一包,买两包都不肯便宜。”老朱清楚地记得,当时建房子的水泥,还是自己开着拖拉机去雅畈买来的。就这样,一年后,老朱的新房子在全家人的期盼中完工了。新房子一共两层半,每层3间房,儿子与女儿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大房间,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红火起来。
#02
山塘旁的简易棚 桂花糕里的致富经
“前几年儿子创业要用钱,我们就把赚的钱给他闯社会去了。”由于儿子创业需要,老朱夫妻俩把辛苦大半辈子攒的钱给了儿子当作创业启动资金,可由于种种原因,儿子两次创业,结果都不是很理想。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闲不住的老朱想趁自己还能干得动,决定再学门手艺。“当时真没想到要做桂花糕,完全是机缘巧合。”说起老朱与桂花糕的缘分,还要从村里的田园生活旅游节开始说起。
2017年至2018年,苏孟乡以“美丽一条带”建设为突破口,充分依托优质水体资源优势,做美“水”景观,发挥“水”文化之长,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苏孟水乡”。山下村作为“美丽一条带”建设上最重要的节点,也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一口山塘,一方水库,凭借独到的资源优势,村两委决定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充分利用这里的好山好水发展旅游业,改善居住环境,增加村集体收入。”山下村党支部书记张烈平说。为了打响名气,张烈平一边进行村容村貌提档改造,一边带着村两委成员前往武义牛头山等地考察学习,引进丛林穿越、土灶等项目。
“哥,安地这边的桂花糕,你让嫂子来试试看能不能做。”看着村里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势头,妹妹的一句话让老朱陷入深思:“如果村里旅游搞起来,来玩的人肯定多,桂花糕就会有人要。”就这样,老朱和妻子余丽庆去妹妹家学做桂花糕。
看着妻子认真学习的模样,老朱也忙着建起了桂花糕摊。在村里同意后,老朱的桂花糕摊就搭在了灵霄宫下、金家坞山塘旁,是游客必经之地。“一层彩条布,一层防水布,一层隔热布,一共三层,花了500多元钱。”当年10月,山下村首届田园生活旅游节开幕,老朱的桂花糕摊子也正式营业。
洁白如玉、清甜爽口的桂花糕深受游客喜爱。“10元钱一盒,一盒5块,一天毛利润有2000多元,之前怎么也想不到桂花糕能卖这么好。”老朱说,旅游节开幕当天,很多客人从早上就来预订,直到下午才拿到桂花糕。“那天来得游客多,桂花糕、桂花糍粑生意好,卖出去400多盒,来都来不及做。”村委委员楼学红回忆道,这也是山下村第一次尝到旅游业带来的甜头。
#03
越卖越香的桂花糕 越过越红火的日子
“吃过其他地方的桂花糕,还是山下村的最好吃,这次特意带朋友来尝尝。”采访期间,恰逢遇上从市区赶来买桂花糕的市民胡忠运。他告诉记者,自己是老朱的常客,每年秋季就想吃一口桂花糕。
拌粉、过筛、拌馅、成型、蒸……老朱的桂花糕步骤简单,但每一步都有讲究。就拿糕里的桂花糖为例,每年桂花开时,老朱就会采摘大量桂花,经过几遍过筛和手工挑选后,用白糖和蜂蜜腌制起来,如果腌制得好,可以存放一两年。“如果是新鲜的桂花,还要先处理过,不然会有苦味,反而腌过的桂花做出来更香。”老朱说,从拌粉到蒸,一笼桂花糕要花上半个来小时。
打开盖子,蒸气袅袅,桂香扑鼻;咬上一口,糕点的糯软伴着芝麻白糖在齿间散开,淡淡的桂花香清新淡雅。每年的田园生活旅游节,是老朱最忙碌的日子,桂花糕供不应求,游客好评如潮。今年1月,苏孟乡举办了首届传统糕点节活动,老朱的桂花糕生意火爆。
随着越卖越多的桂花糕,老朱也渐渐小有名气,横店影视城、八咏楼等地举办活动时也邀请老朱参加,却被他一一拒绝。“如今自己年纪大了,只想在家门口卖桂花糕,赚点小钱,过个安稳日子。”老朱说,平常周末来村里游玩的人不少,生意好的时候能赚五六百元。
从土坯房到小洋房再到桂花糕棚,老朱的日子越过越甜;从灵霄宫到“小九寨”再到旅游节,山下村的田园生活品牌也越来越响。
作者|吴璇
编辑|胡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