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灵觉寺文物保护碑上云:“该寺是名胜古迹,又是革命胜地。”清风徐徐吹来,赤蕨岭静默无语。倚栏而望,远山近丘如翡翠嵌镶。青青赤蕨摇曳着群山万壑,摇曳着玉带晴云,摇曳着虚无缥缈的天边云彩…… 这时,系连着此山岭的历史风云,仿佛在我脑海里若隐若现。已往矣!我的目光和所有的思绪,都随着那漳溪河的清清流水,流入河两岸的田园风光和民情淳厚里。灵觉寺所在的赤蕨岭,是一座湮没在整个西河美景中的小山岭。该小山岭,小山岭上的灵觉寺有何特色呢?作者主要着墨于“灵、善、美”三个字,这三个字体现了文赋的写作特色。此赋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原文】
灵觉寺赋
作者:袁光明(笔名章明)
灵觉寺位于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村赤蕨岭,始建于唐代中期,历经千年风雨,是高僧惭愧祖师潘了拳年少悟道、修真之所在,是大埔名寺之一。余受大埔县佛教协会会长、斯寺住持传真法师嘱托为之作赋,不敢推辞,沐手撰就此篇,以彰古寺之盛名,同沐盛世之祥光也。
灵山赤蕨①,岁月悠长。狮山如案,五峰朝堂②。似蜈蚣飞天,如罗汉坐堂。漳河回环,琵琶声扬③。天赐精华,地蕴佛光。钟灵毓秀,灵觉传香④。端的洞天福地,无疑人间仙乡。释子东来,源于李唐。了拳行脚,黄砂路上。游母心慈,收作义子,相依为命,晨昏家常。帮衬活计,牧牛山岗。盘坐屹石,心驰神往。顿悟大彻,尘消洪荒。菩提加身,禅机隐藏。信手划石,大生字样⑤。侍亲奉母,恪遵赡养。养母鹤驾,了拳弘法四方。金山柟里⑥,梅水韩江。浒梓西渡,莲花绽放。了拳踏莲过河,佳话千古传唱。因缘仰慕五指,攀岩涉水无挡。阴那礼师至性,具足剃度名扬。终成一代祖师,惭愧寓意深长⑦。
漳溪之善士,立寺于赤蕨丹丘。虔诚之信众,奉师于蓬阙还酬。旧谓赤蕨庵,传承祖庭宗猷。今名灵觉寺,利乐佛门清修。茶米古道,曲径通幽。寺庵兴盛,几经春秋。风雨千载,梵唱悠悠。慧灯不灭,福报广收。诚如寺联,禅复何求:“灵峰飘赤蕨,觉岸好回头”。君可知:千年香火源不灭,法理轮回有稀稠;岁月沧桑存记忆,人事枯荣有沉浮;佛念尘缘图化碧, 经伦华章永可留。
赤蕨岭幽美,灵觉寺迭兴。有道是:山不在高,有寺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寺不在大,有心则诚。大千世界,无形有形。万物众生,至简予心。盛哉,灵觉!殿堂僧舍,规制兴荣。几经修葺,异彩纷呈。红墙黄瓦,雕梁画栋相称。佛像庄严,凝眸若思垂怜。气派俨然,烟岚霞光回萦。革命年代,星火点燃。赤蕨岭上灵觉寺,南方工委处不惊。闽粤赣边联络点,秘密活动总关情⑧。伟哉,灵觉!人有智慧,礼佛文明。民有信仰,国有精神。但愿大同连世界,赢得国泰民安宁。
歌曰:
自信中华春不老, 希冀民族更昌明。
同声祈祷新时代,福泽五洲享太平! (章明 撰于庚子冬月)
注:
①旧时漳溪河畔,上黄砂赤蕨山,多长蕨丛,苍翠如冠盖,故名赤蕨岭。
②灵觉寺前方有座貌似狮形的山梁,人称狮山。另有五座远山,面朝寺庙殿堂,素有“五峰朝堂”之誉称。
③漳溪河于此回环萦绕,状似琵琶形样,溪流声响宛若为古寺弹奏。
④当地善众为纪念潘了拳在赤蕨岭“大生石”顿悟,建造灵觉寺以传承香火,千年沧桑,慧灯不息。
⑤旧志云,潘了拳行脚来到西河上黄砂认游氏为母,及后经常到赤蕨山放牛。端坐灵石,顿悟禅机,以手当笔在石上划写“大生”二字,字如石刻,清晰可见。
⑥游母辞世后,潘了拳离开上黄砂,先后路过茶阳金山顶、青溪柟木树坑、三河梓里等乡里弘法。
⑦潘了拳云游来到阴那山,与潘家弥月时开拳的长老“十七年后来相见”箴言契合,礼从至性禅师,具足剃度,常以“惭愧”自励,终成一代开山祖师。
⑧革命战争年代,赤蕨岭上的灵觉寺曾是一个红色联络点。中央南方工委曾把灵觉寺作为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闽粤赣边区党组织曾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1938年2月中旬,中共闽西南特委派姚铎到大埔,在赤蕨岭灵觉寺召开中共大埔县委扩大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委。故文物保护碑上称该寺为“名胜古迹,又是革命胜地”。
————————————————
【赏析】
《灵觉寺赋》赏析
作者:邱汉章
今晚,拜读了袁光明主任(署名:章明)撰写的《灵觉寺赋》,觉得作者写出了灵觉寺及其所在的赤蕨岭的特色。西河镇山青水广,风物万千,举目所见皆为诗化了的山水田园美景。灵觉寺所在的赤蕨岭,是一座湮没在整个西河美景中的小山岭。该小山岭,小山岭上的灵觉寺有何特色呢?作者主要着墨于“灵、善、美”三个字,这三个字体现了文赋的写作特色。文赋分为四段,也就是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说“灵觉寺位于大埔县西河镇上黄砂村赤蕨岭”,点明了灵觉寺所在的位置。接着,说该寺是唐代“高僧惭愧祖师潘了拳年少悟道、修真所在”,为下文“灵”字的出现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写出了“灵”字特色。作者在本段的开头首个字,直接点出“灵”字,即“灵山赤蕨”。“灵山赤蕨”四字,在我脑海里反复浮现着,峦岑岭寂,赤蕨青青,更有灵光闪烁。我久闻西河镇上黄沙村赤蕨岭上有一古寺叫灵觉寺,曾是唐代名僧潘了拳修持之处,并曾专程去寻访“仙踪”。在西河漳溪村前,雄伟的镇名牌坊耸立在公路上。牌坊对联的“灵光萦赤蕨”字样,让我感受到那村庄远处的水云里定有嵯峨峻峰,那山峰静幽的竹蓊松郁里定有香径曲折向云霄,那天朗云闲、岭峦岑寂的娴静轻柔里定有赤蕨青青而绿光闪烁。也许“赤蕨”两字之灵光闪烁吧?仿佛我脑海里浮现出赤蕨佛寺奇观:寺檐纳玉带,佛门入乾坤。圣地晴云光华经年,苍山一景奇秀千秋。此番念想萦绕心头,眼前坦途似觉分外清明和馨香。
读这“灵”字开头的几句:“灵山赤蕨,岁月悠长。狮山如案,五峰朝堂。似蜈蚣飞天,如罗汉坐堂。漳河回环,琵琶声扬。天赐精华,地蕴佛光。钟灵毓秀,灵觉传香。”这几句,是文赋开篇简洁、优美和精彩的铺陈,可谓铺采摛文之一鼓作气。这几句,是“灵”字的外在体现,也就是所见“灵山赤蕨”。细细咀嚼“狮山如案,五峰朝堂”;“蜈蚣飞天”,“罗汉坐堂”;“漳河回环,琵琶声扬”;“天赐精华,地蕴佛光”;“钟灵毓秀,灵觉传香”,感绮词丽句,如莲花绽放,瓣瓣溢清香。此可谓秀外惠中,若闻“玉箫云上奏,凤呜动九遐。”可见,作者深谙文赋开篇之要领,娴熟修辞之手法,来个凤飞乾坤晓、九天云雾散、霄汉永清虚之妙句连珠,以“乘气浮太空,曷为蹑山阿”,让赤蕨青青入蔚蓝,引出下面“了拳行脚,黄砂路上”。作者由外在写到内涵,即惭愧祖师潘了拳始悟赤蕨岭到永禅阴那山的故事,使“灵”字空天透地而大闪其光:“顿悟大彻,尘消洪荒”;“信手划石,大生字样”;“终成一代祖师,惭愧寓意深长”。“惭愧寓意深长”,留足空间,如国画之山水,浩渺无垠兮,天赐“灵山赤蕨”。说实话,这篇文赋,单就读这几句足矣。写到这里,我忽如脑中涌水成湖,作波光粼粼状,应是文赋的“灵”字光辉之折射,故借光顺势而铺一铺读此几句之感受:祖师潘氏生沙县,托钵亲临开了拳。赤蕨成丛灵觉地,竹枝划地咒箍圈。虚空悟道石生字,眼亮心明佛有缘。若渴望梅千百年,黄砂赤蕨感苍天。灵岩如是观悬石,仙桂因缘念了拳。玉渡莲花留故事,神通卓锡涌甘泉。烹茗隔鼎阴阳晓,五指雄峰五指玄。一世修行多典故,雄峰五指永安禅。
“灵山赤蕨”灵就灵在惭愧祖师在此开悟知天地,并最后仙化五指峰布紫霞。
第三部分,写出了“善”字特色。此段开头句亦点出“善”字: “漳溪之善士,立寺于赤蕨丹丘”。接着,尽铺陈之能事,写出漳溪沿岸之“善”:“虔诚之信众,奉师于蓬阙还酬”;“旧谓赤蕨庵,传承祖庭宗猷。今名灵觉寺,利乐佛门清修”;“诚如寺联,禅复何求:‘灵峰飘赤蕨,觉岸好回头’”;“岁月沧桑存记忆,人事枯荣有沉浮”。 为表现这个“善”字,作者从灵觉寺之今昔提炼出此漳溪仁善土、佛门清净地之近乎禅的冷暖人生字句来,可谓文赋之精彩呈现处。读这几句,让我脑海里浮现出赤蕨岭灵觉寺胜境。
西河镇政府和街道位于漳溪村。穿过街道,约数公里路就是上黄沙村了。从山麓往上行,转了两个弯就可遥望到对面山巅层峦叠嶂的幽深渺远里浮现出若如宫殿般森严的古寺墙瓦,檐牙高啄而凌云俊秀,紫气展舒而香飘云端。这时,山路渐宽畅,眼前一片绿树,翠绿里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寺名牌坊,牌坊顶上有“灵觉寺”三字。穿过寺名牌坊,又转了个弯,沿着宽阔的山路行约三百米就是灵觉寺了。
灵觉寺位于西河镇上黄沙村赤蕨岭,始建于唐代中期,已历一千余个风雨春秋,曾是唐代高僧惭愧祖师潘了拳青少年时代结芦、修身和悟道之处,是大埔名寺之一。明清期间得到多次重修,改革开放后,又按原貌修建了宝殿、佛堂、客堂、钟楼、鼓楼、斋堂、僧舍、公路等工程,使佛门圣地重焕光彩。寺院大门门额有“灵觉寺”三个镏金大字,左右楹联“灵峰飘赤蕨,觉岸好回头”。寺门内,上堂有三尊大佛及惭愧祖师坐像,两厢门为十八罗汉。寺右有泉从石中涌出,清洌微甜,传说此泉客多则多,虽突来客数百亦够饮用,平时则涓涓细流,经千余年亦然,世人颂为“神泉”。左侧有客厅,内多为国内外善信题赠诗句,如马侨胡里荣先生书题:“赤蕨名山慕各方,游人信士勇登场。唐朝建立灵觉寺,飞天蜈蚣颂四方”。 灵觉寺所在山岭有很多野生赤蕨,被称为赤蕨岭,灵觉寺也俗称赤蕨寺。此山形奇妙,或许是由赤蕨枝叶之形象联想,古有“蜈蚣飞天”之称。寺门前,两边各栽种着一株巨大的赤蕨。红日绚烂,风光宽广,在银灰色的石级和古式石围栏衬托下,赤蕨的绿枝赤茎显得格外清新。见证佛寺风云的青青赤蕨呀,完全是丽质天成,一派尊容贵相。她从不娇生惯养,也无须脂粉浓妆,始终雍容华贵而不卑不傲,保持青翠俏丽而不俗不妖。寺门外,新建了约有篮球场一般宽阔的门坪,栽种了数株枝叶繁茂的赤蕨,门坪四周古式石围栏在山岗上显得无比壮观。绿瓦红墙,雕梁画栋,翠柏殿角,烟霞缭绕,整座佛寺气派俨然。苍翠的赤蕨山岭呵,山势高峻,林壑幽深,曲水清流,古树绿枝,花色清新,鸟语婉转,祥雲瑞气,香飘寥廓。由此可以明白当年惭愧祖师潘了拳之所以落脚此山的缘由了,此山也因此而堆积了千余年的厚重人文色彩。
收回思绪,回读“漳溪之善士,立寺于赤蕨丹丘”段,深感若无漳溪厚土之“善”,就没有今日灵觉寺之盛。
第四部分,写出了“美”字特色。这段的开头,作者亦先点出“美”字:“赤蕨岭幽美”。且读“赤蕨岭幽美,灵觉寺迭兴”;“万物众生,至简予心”,而联想到客家人崇简尚拙的高境界之美。且读“盛哉,灵觉!殿堂僧舍,规制兴荣。几经修葺,异彩纷呈。红墙黄瓦,雕梁画栋相称。佛像庄严,凝眸若思垂怜。气派俨然,烟岚霞光回萦”数句,这“盛哉”数句,既写出灵觉寺佛门传香之盛,又表现了作者的游览名山名寺之美好心情。然而,作者并未陶醉于美景而忘乎所以,其深明文赋“体物写志”之要义,乘此情浓处,写出“革命年代,星火点燃”数句,并进一步体物写志而抒情:“伟哉,灵觉!人有智慧,礼佛文明。民有信仰,国有精神”。这段话,让我联想起赤蕨岭灵觉寺的近现代历史。
灵觉寺还是西河镇革命旧址之一。革命战争年代,星星之火燃遍了古镇西河,这里赤蕨岭上的灵觉寺曾是一个红色联络点。1938年南方工委把灵觉寺作为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闽粤赣边区的司令员据说曾经在这里召开过一次秘密会议。据史料记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赤蕨岭下周围的村庄就有党组织领导的农运。1938年二月中旬,中共闽西南特委派姚铎到大埔,在赤蕨岭灵觉寺召开中共大埔县委扩大会议,总结了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等工作,决定大胆发展党员,掀起抗日高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委书记肖力克、组织部长刘德和、宣传部长饶乃跃、统战部长饶乃跃(兼)。会议在此召开,益增灵山之光,故文物保护碑上云:“该寺是名胜古迹,又是革命胜地。”
“狮山如案,五峰朝堂。似蜈蚣飞天,如罗汉坐堂。”站在门坪里的古式石围栏边,凭栏居高临下,倍感此山气势不凡。“漳河回环,琵琶声扬”。遥望四处远山,苍苍翠微,万岭绿透。俯瞰漳溪河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可联想到民丰物盛,黎庶繁衍,山敦民朴,路远风淳,春播夏作,秋收冬藏,五谷丰足,四季安康,仓禀充实,礼乐得彰,使西河镇赢得“大埔粮仓”之称誉。值得称道的是,梅龙高速公路似两条巨龙飞舞于苍山翠谷,车来车往,坦荡途归。
清风徐徐吹来,赤蕨岭静默无语。倚栏而望,远山近丘如翡翠嵌镶。青青赤蕨摇曳着群山万壑,摇曳着玉带晴云,摇曳着虚无缥缈的天边云彩…… 这时,系连着此山岭的历史风云,仿佛在我脑海里若隐若现。已往矣!我的目光和所有的思绪,都随着那漳溪河的清清流水,流入河两岸的田园风光和民情淳厚里。
赤蕨岭下的上黄沙等村,一派田园农耕景象,水边竹光泻翠金缕缕,山上绿枝琼花银点点,处处天朗气清,若如游旅仙境。写到这里,意犹未尽,回读文赋一遍而再次铺咏:沃野平畴一路花,汀江水绿上黄砂。牌坊高耸读灵觉,赤蕨葱笼名迩遐。岑岭凭栏观碧落,禅音萦耳忆唵嘛。(写于庚子仲冬十五晚、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