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邓儒全)
三元红渔、巴山林林场、凌冰洞,这些名字耳熟能详,可就不知如何准确定位它们位置。朋友们讲了很多了,综合起来是那个地方很独特,那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里充满了神奇。具体说就是“天然菜缸”——那可是韩香子盛过菜的;凌冰洞——六月赏冰的好去处;里罗城,外罗城……这些地方有的仙气萦绕,有的颇富传奇,有的以形奇著称,总之那是一个景色奇特,传说丰富的地方。心有所往,必可到达。辛丑年冬月,我们一行人去双河村,未曾想双河村与凌冰洞只一梁之隔,圈子崖天坑也在附近,好生兴奋。
道边风干树
简池向镇巴方向行进,到了三元的八步崖靠左入谷,沿河迂回而行,两边的山笔直向天延伸,山顶上的窄窄的天蓝得格外干净,没有一点杂渍,没有一丝乌云,孤独的圆日让半山金黄亮眼,还没有完全褪去的秋色让山少了些狰狞。河水边有悬居的楼房,有攀岩的羊群,有放牛人的吆喝,有斑鸠的低鸣……朋友介绍说,这里的六月,啤酒溪中自然冷,捞酒而饮的爽是别处没有的,更有趣的是山山相依,相映成景。
巴山林林场
过了红渔,车绕山上行,不觉腿脚有了凉意,对面山上也出现了簇拥的绿和金秋的黄交织成锦。老戴告诉我,上山了,海拔将达到1500米。老刘介绍起了他儿时山中行的无数趣事,当然少不了传说。车头一转,路旁出现了奇特的树,那是如钢铁铸成的树。“好神奇呀!”我不由得感叹到。符兄弟停下车,我在冷风中静静欣赏这棵风干了的大树。树两人合抱大小,高十丈有余,树干光滑发黑,泛着暗灰色的光,虽已枯死,但没有腐烂的痕迹……何时死,死于何因,没有人知道,也没有必要去知道,但它如今还挺立着,直直的挺立着却是现实,它让我想到了它与岩石的相处,它与寒冷的抗争,它默默地生长又悄悄地死去,如今它成了风景,成了它来过此地的最后证明,闪着光的独特!
石阶
50公里后我们到了林场,那是山垭耀眼的唯一建筑,特别的楼群造型,独具风情的原木桌凳。松风呼呼,竹叶噌噌,水杉拥护,蜜蜂绕行,80名职工就在这远离喧嚣的地方守护着这片神奇而原始的森林。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山间平地,烈日下的野外还是让我们感觉到了冬天的寒冷。树变得不那么张扬,三三两两簇拥面立,青苔妆点枝上,竹子成片而生。见此美景,我们席地仰望,我们拍照留影,我们投石以乐……
远景
不觉间来到一石门,好奇的石门呀!两石柱拔地而起,向左右一闪,引出了向上攀登的路径,一石一台阶,一阶一风景,石上藤蔓装饰,缝隙黄木相斜遮阴,像是蓬莱绿道,又似阶上天庭,怀疑前面无路,确有石阶下行,一上一下间成就了串串惊叹,生成了无限兴奋!多神奇的造型,多么不易的树林,多么奇妙的藤条拉扯,多么恰当的石阶和石林!
茅屋
立于石门顶,见得洞全景。那是置于石壁下的一轮半月,洞口有矮小茅屋两间。这大大出乎我所料,我所见之洞要么居于崖中,要么平于地面,而凌冰洞是个例外,它先是居于山窝之底,再深深向下,然后依崖而上。居于洞中,岩层分明,明显能看到页岩和断层,点点滴滴的岩上水不时亲吻额头,有阵阵凉风在洞中游走。顺壁拾级而上,层层台阶在昏暗中直线呈现。“一个、两个、三个”我正算着,老刘告诉我,洞很远很远,像眼前这样的存笋池有一百多个。二十来平米的池子一百多个,两千多平米的长洞?我无法相信,借着手机的亮光,我拍下了最大视角的图片,可依然无法想象其洞之远。有凌冰吗?我一直没见着先前洞外就见到的凌冰。老符笑了,这那有什么凌冰,冬天的洞里温度很高,到了夏天会有凌冰,六月冰才让它如此远近闻名!于是,我又在想夏天看到凌冰的哪个惊讶样,我憧憬一洞体验夏冬同在的神奇……洞中实在态暗,不敢前行,不过那黑突突的未知给了我那颗好奇的心无限美好。
转身回行,阳光正溢满洞口,好神奇的洞外景。我想起了桃花谷,我想起了这里原来是否有人修道成仙,想起了茅屋的主人,想起了千年往事……夏天来看冰,在遐想中寻找神奇的往事……老戴说“据说几十年前,洞口被千年古树掩映,这洞成了天然冰柜,看冰无需运气,而今,看冰得靠机缘,得靠机缘呀!”我有些失落,但还是想夏天来此赌赌运气!
洞外景正美
天冷了,太阳的光变得暗黄,我们无缘圈子崖天坑,也没见到里罗城和外罗城!但留下的记挂让此行有了更多的挂念!
涌动的兴奋在拙笔下流动,无法用有限的文字合盘托出,只能简记下心中的美遇!希望你与它有更特别的情愫!那片神奇的土地,期待你的到访!辛丑十一月二十四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