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寺豆花饭曾是一绝
豆花饭。本报资料图片
老成都有四句俗语,分别是:要烧香到宝光;要拜佛到文殊;要吃喝到昭觉;要赶场到草堂。虽然在当下,这些话连地道的成都人可能都未曾听过,但在民俗专家帅培业的记忆中,这是独属于老成都人的默契。
草堂寺的豆花斋饭
吸引赶场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旧时成都,烧香要去宝光寺,那里有五百罗汉,数都数不完;而拜佛到文殊院,里面佛坐像和菩萨坐像的做工以及艺术、文物价值,是最好的。”而“要赶场到草堂”这一民谚,就牵扯出了一道老成都的美食——豆花饭。
“古代成都草堂寺的僧人们,肩负着对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的管理工作,全国各地仰慕诗圣的凭吊者们,在游览完杜甫的纪念祠堂后,都毫无例外要到草堂寺内喝茶,并且品尝和尚师傅们用浣花溪河心水煮浆点制的成都一绝——草堂寺豆花饭。”帅培业说,寺庙旁边不远处的望仙场,每逢三、六、九赶场。散场之后,总有不少赶场人要循浣花溪而上,专程到草堂寺来吃师傅们的豆花斋饭。草堂寺的人间烟火味,就在这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豆花饭中荡漾开来。
好吃秘诀
在于用了浣花溪河心水
在帅培业的描述中,依稀能够看到当年草堂寺的热闹景象,而草堂寺的豆花饭,也在无形中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往。为何草堂寺的豆花饭与众不同呢?其秘诀就在于浣花溪的河心水。
“旧时的浣花溪,河面宽大到可以行船,水又清凉,水质特别好。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言水最好就是河心水,所以锦江河边有很多茶铺,都写的是河水香茶,意思就是用河心水烹煮、冲泡出来的香茶。”帅培业说。因此,在锦江河边、浣花溪边的草堂寺,师傅们卖的豆花饭,其豆花都用的是黄豆和浣花溪的河心水磨制而成。“这个豆花是又嫩又绵又香又软。可以用肥肉来形容它的口感,叫作肥而不腻,入口软嫩化渣,不散不烂。”
再者,也因为草堂寺的和尚师傅们长年累月做这个豆花饭,自然手艺不俗。“不仅是浣花溪的水好、黄豆选得好、点的豆花好,也是因为师傅长年累月经营这道素斋,日积月累代代相传,自然与众不同。”帅培业说。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成都,荣盛饭店的豆花曾凭借物美价廉,成为当时名气最响的豆花饭之一。但在帅培业的眼中,草堂寺的豆花饭,才是成都豆花饭里最大的一绝,无人可比。“浣花溪水、点豆花的绝技、师傅们代代相传的素菜的烹制功夫,使‘要赶场到草堂’就成为一句对草堂寺豆花饭的称赞,绝非浪得虚名。”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实习生 郑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