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坛 | 刘铴作品:那夜,那路
如果有人问我这么多年走过最难忘的路是哪里,我一定告诉他是从召稼楼绕行到西渡的那段,没有之一。
时值八月,因专业的要求需留在上海实习,所幸周末双休,有些自由安排的时间。当时来到上海已经两年,由于平时学业繁忙,很少有机会去到处走走看看,为了不辜负大好时光,那段时间我和舍友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出去骑自行车,有时选定目的地,有时沿着某条路一直前行,直至到达它的尽头。很多时候一去就是三四个小时,跨越闵行、徐汇、松江三个区。
那次难忘的经历在一个周六,天气有些闷热,吃完下午饭,我们照例骑车出去,我喜欢有古韵的地方,经过一番商讨,骑行的目的地定在召稼楼——位于沈杜公路的一个古镇。满怀期待的我们在七点多到达,可眼前的景象让我们的情绪一落千丈。恰逢装修,古镇的气息荡然无存,街道上空无一人,店铺大门紧闭,本该热闹非凡的桥上冷冷清清,甚至连灯都没有,令人失望至极。
愿望落空,我们原路返回,走到渡口时却发现没有轮渡,电子屏幕上显示最后一趟是七点半,我们返回那里已是八点,来时没有注意这一点,导致我们完美地错过了过江的机会,旁边的跨江大桥又禁止非机动车上去,一时间,宽阔的黄浦江成了阻挡我们归去的天堑。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绕路返回,要么把自行车停在那里坐公交车回去,第二天再坐车来把自行车骑走,我查了一下天气预报,显示周天有雨,环顾四周却找不到一个停车遮雨的地儿,考虑再三,我们决定绕路回去。
起初寄希望于周围十公里以内的其他渡口,导航显示它们都因人流量小而早早关闭,唯一能回去的只有西渡,但绕行的路程接近二十公里,谁也没想到,那次绕行留给我们一段难忘的回忆。顺着导航的指引,两个人骑车穿梭在上海市郊,看不见林立的高楼,只有低矮的屋舍,街道也不再拥堵,甚至过很久才能偶遇一辆疾驰而去的车,更不要说路人。在路灯昏暗的灯光之外是无尽的黑夜,好不容易看见远方的灯光,却似寒风中的火苗,微弱而模糊。炎炎盛夏,汗水浸透我们的衣衫,口干舌燥却看不见一个店铺。那一刻,我在心里无数次懊悔绕路的选择。
不知拐了多少道弯,也不知换了多少条路,灯光从亮变暗,又从暗变亮,脚下的路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只有导航上越来越小的距离数字显示我们在不断接近西渡。过了一座铁桥又交上另一条路,起初还有灯光,可前行没多远便什么也看不见了。那是一条并不宽阔的水泥路,路况很差,如同被捏碎的饼干,自行车走在上面一路颠簸,虽非筛糠却胜似筛糠,我打趣地说这比其他锻炼方式更加燃脂。两旁的香樟树笼罩在路上空,遮蔽了星辰的光亮,没有路灯,除了我们两人也没有其他行人,仿佛是一条被世界遗忘的路。本想打开手机的手电筒照明,奈何电量所剩不多,也不知前面还会遇见什么,为了以防万一,我们选择在黑暗中小心摸索。
以前,夜路是经常走的,但总还能看见路,或借助灯光,或借助月光,这一次,却近乎于伸手不见五指,根本看不清路上有什么,只能隐约判断是否骑到路的外侧。路边有农田,虽然看不见,但能闻出一点稻香,耳畔是夏虫的高歌,偶尔还有蛙鸣。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也为了给自己壮胆,我们开始大声说话,谈理想,谈规划,谈过去的奇闻轶事……突然,路的右侧变空旷了,借助星星的光芒,隐约看见一个影子立在旁边,吓了我一跳,以为遇到了坏人,打开手机的灯照过去,却是虚惊一场,那影子是一截树桩,正因如此,右侧才突然空旷。
那段路上,我们只碰到过一辆对向驶来的汽车,车灯短暂地为我们照亮一段路,而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不得不说,那段路惊险刺激,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是否会掉进坑里,也不知道车胎会不会碰到钉子和碎玻璃,为此,我还和舍友开玩笑,若是他听见我一声惨叫就赶紧刹车,然后把我从坑里拉出去。那时,放弃的想法愈发强烈,但我清楚,费尽周折才到那里,掉头回去是不可能的,必须一路向前,渴也罢,累也罢,只能靠意志坚持。
在黑暗中缓慢前进了四十多分钟,前面终于看到了几盏路灯,那是在一个破旧村落的十字路口,旁边还有一家店铺,灯并不亮,但对两个从黑暗中摸索的人来说,那是人间最亮的灯光,是苦尽甘来之灯,更是希望之灯。我们把车停在路灯下,每人买了两瓶水,喝完一瓶,留下一瓶,趁着歇息的功夫,我打量着四周,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灰尘,除了路口的几户人家,其他地方看不见一丝灯光,目光所及虽残破,但灯光给了我们鼓舞和动力,是雪中送炭。
离开村落后,路又渐渐宽阔平坦,视野变得明亮,远处灯光密集,导航显示还有一公里多到达西渡,我停下车回望走过的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出来而西渡就在前方,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坚持是值得的。走完夜路时,我们一致认定,几十年以后同学聚会,回忆起往事,也许其他经历都淡忘了,但这段经历永不会忘。
最后,我们成功赶上了轮渡,站在船舱里,两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那段漫长而黑暗的路仿佛是一个梦。面对滔滔的黄浦江,我即兴写下一首打油诗,前面都忘了,只记得最后那句“纵使困难千重阻我渡江去,休想荒村野地困我伴星辰!”
古镇令我失望,夜路让我难忘。那次骑行接近五十公里,下午五点多出发,回到宿舍已是子时。那夜是我最疲惫的一夜,也是最刺激的一夜;那路是我走过最黑的路,也是最难忘的路。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经历了一千多个夜晚,走过几万条路,唯有那夜的那条路走进了我的记忆深处。很多人曾问我,如果再度选择,是否还会坚持绕行西渡,我的回答始终不变:会的,因为有了这些经历,生活才值得回味。
【作者简介】刘铴,男,笔名孤鹰,陕西人,现为在校大学生,爱好文学,曾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青年报》《风流一代》《齐鲁文学》《东方散文》、《九天文学》《作家·新视野》等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