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横店影视城被誉为“中国好莱坞”,这里不仅有明清宫苑、秦王宫,还有梦幻谷、屏岩洞府、圆明新园等13个各具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就规模来看,横店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正因如此,横店才会聚集超过20万的群演,就像普通人找工作一样,这些临时演员,也在苦苦寻找来之不易的出镜机会。
想当年,王宝强只是一个不出众的小群演,20岁那年,他只身来到北京闯天下,在各个剧组做武行,几乎把苦头吃了个遍。对王宝强而言,他是真心热爱演戏,毕竟那时候的演员收入还没有动辄几千万,尤其是不出名的演员,更是和普通白领相差无几。因此,大多数群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好好打磨演技,争取早日被人关注到,就算能在镜头前露一次正脸都是好的。2003年,王宝强成了那个唯一的幸运儿,他被李扬导演挑中,成为了《盲井》的主演,并顺利敲开了演艺圈大门。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后,王宝强的演技愈发精湛,尽管有许多人说他演技单一,演什么都是“本色出演”,可是最关键的不就在这么?若是一个人演什么都像本色出演,这不恰恰证明了演技么?另外,王宝强还有一个“百亿票房先生”的名头,若他只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亦或是群演中的幸运儿,他又怎么会有此殊荣?所以说,当群演并不意味着永无出头之日,普通人的成功固然有运气的成分在,但运气只是一时的,实力才是立足的根本。
遗憾的是,目前聚集在横店的大部分群演只是为了出名捞金,无论是男是女,他们既没有令人过目不忘的皮囊,也没有持之以恒的信念,这样的人又怎能有出头之日?导演尔冬升曾拍摄了一部影片——《我是路人甲》,他拍摄的初衷是为了给这些“横漂”一次机会,让人们感受他们的不容易。遗憾的是,这些群演并没有演绎出小人物的奋斗,虽然尔冬升没有请任何大牌明星,同时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面向全国的舞台,但他们的演技和表现力却平平无奇,令人感到索然无味。
由此可见,横店群演缺乏的不仅仅是机会,还有演技的磨练,在这些人中,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是科班出身,而且他们的天资也比同期差上一些,否则也不会沦落至此。说白了,“横漂”这个词本身就略带贬义,喜欢表演并没有错,但也要有一定基础,王宝强只有一个,赵丽颖也只有一个,广大“横漂”不仅不懂表演,还没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在这个行业,仅靠一腔热血是成不了气候的,就算再多的人投入演员行业,也只能是陪跑和陪衬。
很少有人知道,陈道明在成为主角之前,曾连续跑了七年龙套;周润发为了争取表演机会,曾刻意待在电梯里等领导,就连那个被视为“草根明星”的王宝强,也有不俗的武术基础,他在跑龙套之余对台词的研究,也是有目共睹的。要知道,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一夜走红的明星,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如今,横店的大多数群演早已失了初心,他们不想着打磨演技,却想怎么出名,完全本末倒置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也免不了沦为一个个“懒汉”,偌大的横店,光棍群演却占了“大头”,何其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