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提到山区的时候,总会想到一个场景:无数悬崖峭壁之上,很多当地人抓着山涧的藤蔓、树枝,艰难前行……
这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就在四川、贵州等地的不少名山大川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村落,那里的人外出没有道路可走,只能徒步在山间攀爬。
四川大凉山就有一个著名的悬崖村,那里临近大凉山的不少自然景观,但当地村民没有能力开发,只能艰难度日。
后来国家经过规划,通过当地政府为悬崖村筹到6亿元的基建资金,准备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
几年过去了,那里的建设情况如何?有关部门透露,目前6亿元的资金,修建了一条铁梯子!
那么,钱花哪里去了?!
什么才是扶贫?
悬崖村的6亿元资金到位后,2016年凉山州政府和县政府将原来的17条藤梯换成了钢梯。
2017年6月,又用120吨钢材,近6000根钢管、搭建了一条从山底通往山顶的2556级钢管天梯,当地村民出行难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这钢管天梯不是一般的爬梯,扶手上都安装了微光路灯,即便夜间攀爬也可以看见路,不会有坠落危险。
考虑到山间气候多变,政府还专门邀请科技公司为天梯进行了色温调节,加强了实用性。
前面说到,悬崖村靠近很多自然景观,在旅游资源方面其实拥有很多优势,只是没有充分开发。
村子的位置,靠近古美河大峡谷的断坎岩肩斜台地,古里大峡谷景观与美姑河大峡谷相垂直,谷长13公里,深2200米,其地貌独具一格,光热资源极其丰富,生态环境极其良好。
村子背靠狮子山主峰,对面是龙头山主峰,脚下是古里大峡谷的起点,可以说山清水秀,旅游开发潜力无穷。
而且乐西高速、宜攀高速陆续通车路过,悬崖村完全具备了凉山州旅游东环线枢纽的条件。
修建天梯的时候,政府已经充分考虑同时开发旅游资源,修建时尽可能不破坏地势地貌,维护当地生态环境。
政府还邀请不少地质学家及其团队前来考察,大家得出结论:悬崖村的凉山深处隐藏着大峡谷、大裂缝、山顶平台等景观,还有着广袤的原始森林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优良的资源,为政府后续对悬崖村的扶贫建设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建设有方
那么回到话题上来,6个亿哪去了?6个亿不可能只是修了几架钢梯,其他钱去哪里了?
自然是用到刀刃上,扶贫的刀刃,自然是悬崖村的旅游业发展投资了。
悬崖村村干部接受采访时说,悬崖村过去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农业过活。
但是现在发现了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大家日子也过得比以前好了,旅游业为本村经济注入了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致富积极性,很多村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旅游庄园,也促进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悬崖村地理位置偏僻,现代化建设缺乏,却也有一个客观好处:很少受到现代化工业建设影响,保留了很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
交通问题解决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当地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了,最先投资上马的就是古里大峡谷项目。
当地政府还将资金投入于相继建设的帐篷酒店、石头酒店等高端山地旅游设施,旅客观赏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例如峡谷、裂缝、原始森林,游客们还可以同时享受当地特色美食,领略本土文化。
还有不少村民头脑很灵活,走上了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道路。
如在快手上开通悬崖村户外探险直播频道的彝族小伙子苏不惹,经常在朋友圈发布在悬崖村攀岩视频的村民莫色拉博,还有经常追蜜蜂采蜜直播的陈古吉,都通过网红路线,给村民开辟了致富新通道。
致富根本
紧随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是悬崖村的基建规划投资。
村里建起了通信塔,在全村范围覆盖4G和Wi-Fi信号,村里还修建了银行自助服务站点,升级了电力设施,村民们用电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生活条件逐渐奔小康后,紧接着就是精神文明建设了,村里开办了夜校,为农民普及发家致富的政策办法,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邀请专业人士来帮助大家指导生产。
甚至在通信基站建立后,有年轻人用无人机从山下将党政报刊送到山上来,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最大的变化,还是在教育方面。
曾经我们印象中山里孩子爬山上学的事情,现在不会发生了,有了钢管天梯,孩子们上学放学安全多了。
为了更好地保证孩子们的学习安全,村里规定:除了节庆假期外,上学的孩子统一寄宿学校,周末回家。
至于还没到上学年龄的孩子,村里设立了幼教站,安排老师照顾学龄前孩子的学习生活。
村子建设越来越好,还吸引了大批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发展,这也使得悬崖村逐步体现出年轻的活力,有了持续发展的自信。
中国960万平米的大地上,山林众多,类似于悬崖村这样,具备发展潜力,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发展起来的村落,不在少数。
国家扶贫之路,依然是任重道远,好在有了悬崖村的例子做榜样,以后诸多贫困村脱贫致富,可以想象也不会太遥远。
当然,村子要发展,要富裕,还得人民一起努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希望未来更多村庄能够顺利脱贫致富,和悬崖村一样,越过坎坷,迎接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