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现代人来说,出一趟远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乃至于异域风光,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是在古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那时候许多老百姓一辈子没有出过县城。
明朝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全国各地旅行时,就遇到过终生住在村子里的村民和一辈子守着青灯古佛的出家人。
那么,古代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村庄,到外面的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呢?
一、古代老百姓没有出行的必要
我们知道,古代以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为主。这里有辽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纵横的河流,能够满足农耕经济的所有条件。老百姓守着家里的几亩地,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再养点猪羊、鸡鸭等家禽,买一台手工织机,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解决了,不需要外出。
同时,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被束缚在土地上,跟社会的交往极为稀少。除了寻医问药、探亲访友、外出赶考等少数情况外,他们都没有出远门的必要。
所以,大部分老百姓都安分守己地呆在村子里,一辈子都难得有机会出一趟远门。
二、路引制度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出行想法
在古代,就算老百姓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路引制度。
以明朝为例,按照《明会典》记载,任何一名老百姓凡是离开户籍所在地100里,就需要使用路引。外出者在离家之前,要向本乡里甲进行申请,再呈报州县官员审,核准之后发给路引。在路引上标注了申请者的姓名、年龄、相貌、家庭住址、外出原因、起止地点、返回期限等信息,防止被人假冒。
如果外出而又拿不出路引,一旦被查获,将会面临严厉的惩罚。《明会典》规定:“若军民出百里之外不给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渡关津论……凡无文引,私度关津者杖八十,若关不由门,津不由渡,而越度者,杖九十。若越度缘边关塞者,杖一百徒三年。因而外出境者绞,守把之人,知而故纵者,同罪。失去盘诘者,各减三等,罪止杖一百。”这是说,他们面临的惩罚是杖责80起步,最高是绞刑。
古代历朝历代都有路引制度,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在唐朝叫“符传”“过所”,在宋朝叫“凭由”。路引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尽量把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稳定社会秩序。
三、外出旅行需要准备足够的粮食和钱财
如果办好了路引,就能轻轻松松外出吗?别急。你得准备好外出的钱财和粮食。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适莽苍者,三餐而犯,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意思是,到近郊去的人,要携带当天吃的3餐粮食,这样回来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准备3个月的粮食。这样的话,你才能做到“逍遥游”啊。
古代交通不发达,除了达官贵人能够乘坐马车和轿子外,普通老百姓出行基本靠走路。去附近的州县周游一圈回来,恐怕也要十天半个月,更别说更远的省城和京城了。1901年慈禧太后从陕西西安回到京城,一路上走走停停,走了足足3个月时间。这已经是清朝末年了,放在之前,恐怕需要更多时间。古代商业不发达,很多地方有钱都买不到东西吃。所以,老百姓一定要随身携带足够的粮食。
问题是,古代大部分老百姓都挣扎在温饱线上,家里没有什么余粮,很难积蓄到足够的粮食,来供你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光是这一点,就难倒了许多有梦想的徐霞客们。
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更危险
当你申请到了路引,又准备了足够的粮食和钱财,现在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吧?我只能说,你高兴得太早了。
在古代,出远门是一件风险更高的事情。第一是提防猛兽伤人,第二是提防匪徒劫财。
古代生态环境好,到处都是森林草地,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窜出老虎、熊、狼、蛇之类的凶残动物,伤人性命。
在《水浒传》里经常有老虎伤人的记载,光是景阳冈上那条吊睛白额老虎,就“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清朝初期,四川经常发生老虎伤人的事件,顺庆府附郭南充县的县令黄梦卜称:从外地移民来506人,被老虎吃掉228人,因病而死的人有55名,后来只剩下223人存活。
除了提防猛兽伤人,旅行者还要提防拦路打劫的匪徒。
“此山是我开, 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 留下买路钱。”古代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动荡不安,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当匪徒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为非作歹,祸害乡里人。外出旅行的人,身上携带一定的粮食和钱财,又身单力薄,是匪徒们拦路打劫的最佳对象。
一般来说,匪徒们只是劫财,遇到反抗的旅行者,恐怕是既要劫财又要伤人。
所以,在古代出一趟远门堪称是“步步惊心”。古语说:“父母在,不远行。”这是怕你出去了就回不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