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考古-
飞达咖啡馆
南京西路1191号
■■■■■■■■
上海人对于咖啡的热爱不是凭空而来
从街头大大小小的咖啡馆数量可见一斑
在民国时期就有一个网红咖啡馆
飞达咖啡馆
虽然这个咖啡馆早已不再
但是它却深深留在张爱玲的回忆中
▷▷ café ◁◁
平安大楼
前世今身
在上海陕西北路和南京西路的交叉口 (原静安寺路和西摩路的路口),有一幢八层的大楼—— 平安大楼。
■■■
这幢深褐色的建筑楼层虽不算高,但其半圆状呈凸字形的身影却极具特色,它张扬地傲立在路口,显得很是伟岸。中间7层,朝陕西北路与南京西路对称延展的两侧为四层,看上去就像张开的两个翅膀,仿佛随时要飞走。
■■■
[平安大楼]
对于老上海人而言,大概没有人不知道这里曾经有过一家平安电影院,位置就在庞大的转角型呈半园状的“平安大楼”底层的正中心,虽然只占这幢半圆建筑底层的一小部分,但名气却比庞大的平安大楼响得多。
据说,20世纪八十年代,每当精彩电影放映前,电影院门口站满了人。售票窗口上方贴着:早早场、中午场、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夜夜场。
■■■
[平安大楼]
1939年,美商雷电华影片公司葛安农·勃力登投资将大楼底层“安凯第商场”一部分改建为“平安大戏院”,大戏院改建设计时,因场地有限,戏院的观众厅座位仅有520个。
当时电影院有首轮影院和二轮影院之分,行业规定影院座位数达到1000座上,并且需有冷气设备和软沙发座位才能评为首轮影院,平安大戏院虽然有冷暖设备,但因座位有限只能屈居 二轮影院。但它所处的位置及玲珑精致却受到沪上时尚人士的青睐,观众称之为迷你型戏院。
▷▷café ◁◁
飞达咖啡馆
张爱玲回忆
平安大戏院旁原先还有一家名气很响的 飞达咖啡馆。 门开在平安大戏院里面,窗子朝向南京路上,敞亮高大的玻璃窗上挂着雪白的镂空窗纱,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里面的人看得见马路上的行人,马路上的行人隐隐约约看得见里面的人,感觉更为神秘。
飞达的店主卡尔·费德勒(Carl Fiedler),1913年就在上海创办西点及咖啡馆,店名由最初的店主名号Café Fiedler 变为后来高大上的Café Federal (读音接近,也是中文 “飞达”的得名由来),开设在百老汇路(今虹口大名路),后又在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口设了分号。
■■■
[飞达咖啡馆复刻]
这家咖啡馆沿袭了欧洲贵族隐蔽、恪守、不张扬的风格,里面还有一个演奏爵士乐的外国小乐队。据说飞达是 老上海最高级的咖啡馆之一,顾客多为熟客,也经常有上海滩名人光顾,这其中张爱玲和她老爹也是更是常客之一。
张爱玲住在爱丁堡公寓时,常到那里喝咖啡、吃蛋糕,飞达有她固定的座位。
■■■
[飞达咖啡馆室内场景复刻]
张爱玲1945年发表在《天地》杂志上《双声》一文中讲到过,自己与好友出门不论干什么,最后的终点大抵是找一家咖啡馆。
某日,好友在阳台上问张爱玲:如果离开上海,你最想念的是什么?
张爱玲手叉腰傲慢、淡然的微微仰头说: 飞达咖啡馆的香肠卷。
■■■
[张爱玲友人拍摄照片]
对于张爱玲来说为数不多的与父亲的温暖回忆,都是发生在飞达咖啡馆里。
张爱玲回忆,小时候,父亲经常带她去那里, “叫我自己挑拣,他自己总是买香肠卷” 。后来父亲毒打她,和她恩断义绝,到了最后,在异乡,她终究还是想念父亲的,想起飞达的香肠卷。
▷▷café ◁◁
《色·戒》取景地
张爱玲回忆
甚至在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中,几次重要的故事情节都是发生在飞达咖啡馆里。
《色·戒》里头,王佳芝乘易先生的汽车出门,到了一家咖啡馆,壁灯、小圆桌、亚麻桌布,等她匆匆给邝裕民打了个电话,讲自己在霞飞路,随即再坐三轮车, “踏到静安寺路西摩路口”,在街角的另外一家小咖啡馆停下,这家店面小,主要靠门市外卖,只有寥寥几个卡座。
这里的咖啡馆其实就是“飞达咖啡馆”所在的位置。
■■■
[《色·戒》剧照 |王佳芝在咖啡馆]
只是张爱玲离开上海36年后,描写“ 在上海我们家隔壁就是战时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每天黎明制面包,拉起嗅觉的警报 ”。
这段回忆,她也许是把上海本地的凯司令和确由天津搬来的起士林(Kiessling & Bader)搞混了。在平安大戏院边上的咖啡馆是飞达咖啡馆,但是说的几样爱吃的点心没有记错。
凯司令现在还在,而飞达咖啡馆早已不在,在后来李安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色·戒》中,索性就将街角咖啡馆场景,原来的飞达换成了凯司令。
■■■
[《色·戒》剧照 |店招上的是“凯司令”]
如今看来,飞达咖啡馆也能称得上是民国的网红咖啡馆了。
飞达虽已不在,但还可以在上海吃上凯司令,感受一下民国网红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