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滨堤景福段碧道位于肇庆市端州区景福围江滨堤路南侧,依西江而建。2019年开始,肇庆市对现有岸线进行合理改造及景观提升,在此打造了超过十公里的江滨景观带。滨江广场、沙滩、亲水平台、湿地花海让人心旷神怡。去年年底开放以来,这里成为了不少市民休闲的打卡点。
肇庆市江滨堤景福段碧道。
以“山湖城江峡林草”为特色
已建成碧道超过200公里
江滨堤景福段碧道西起西江南路,东至羚山涌口,全长10.5公里,是肇庆市域西江边上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滨江公园。
肇庆市民陈女士是景福段碧道的“常客”。回忆起过去的江滨堤河岸,她的印象只有杂草丛生、到处脏乱差。“现在沿江风景非常漂亮了,增加了跑道、亲水平台、人工沙滩等等,自己过来运动也行,带孩子来这边玩也非常适合。”改造后,市民休闲游乐观光多了一个好去处。
“景福段碧道的设计以尊重现状为原则,避免大挖填方,对岸线进行合理改造以及景观的整治和提升。”肇庆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卓亚介绍,肇庆市把碧道建设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水环境治理、水利工程建设、省级廊道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绿道、古驿道、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开展碧道规划建设,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休闲廊道。
江滨堤景福段碧道成为了肇庆市民休闲游乐观光的好去处。
自2018年广东省谋划建设“万里碧道”以来,肇庆作为省级试点城市之一,因地制宜,初步形成“山湖城江峡林草”肇庆特色。肇庆端州区碧道示范段将星湖、仙女湖、西江等重要水域串珠成链,打通断点阻点,盘活北岭山、羚羊峡等优质旅游资源,形成北岭山-星湖-羚山涌-西江-羚羊峡旅游生态线路;贺江碧道画廊则结合省级廊道、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进行建设,被评为3A景区;四会市将古迹和现代景观结合起来,建成“古今并存,多元结合”的四会古邑碧道画廊。
目前,肇庆全市已完成碧道建设204公里。碧道将一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将零散的各类自然生态资源及人文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肇庆旅游品牌,推动肇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自全面推动河长制工作以来,肇庆全力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能”“有效”转变。如今,肇庆市1094条河流(段)、7座湖泊已全部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市级河长主动担当作为,带头巡河履职,统筹协调解决河湖管护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据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左允杰介绍,目前,肇庆市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劣Ⅴ类水质为零,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西江、北江等大江大河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今年1-9月,肇庆市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在全国排名14,省内排名第1,11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优于Ⅱ类水质目标。
西江水质稳定达到Ⅱ类。
据介绍,肇庆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进在于抓好了水污染的“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流动源”。目前,肇庆市88个建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结合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和“五清”专项行动等工作,五年来共打掉非法采砂点992个,投入资金近3亿元,清理漂浮物26万吨,清淤河道748千米,基本消除大面积水上漂浮物。
广泛引导社会群众参与
同心同力共保“母亲河”
“您好,麻烦待会走的时候记得把垃圾一并带走,保持碧道环境干净整洁,谢谢!”12月2日,肇庆市护河志愿者周勇民循例到江滨堤景福段碧道巡河,遇到在草地上休憩的市民,他都会上前提醒一句。作为土生土长的肇庆人,50岁出头的他见证了西江水环境从好变差如今再度变好的过程。“守护好我们的母亲河,这是每一位肇庆人的责任和义务。”
坚持“开门治水”,加强社会宣传动员,是肇庆推送河长制做实做深的一大创新。肇庆打造“共青团+河长办+公益组织+新媒体矩阵”工作模式,广泛引导社会群众参与。市河长办联合6个社会公益组织,结合创文、文明行为促进、垃圾分类宣传等,组织护河志愿者深入社区、江边、河边开展护河志愿服务,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如今,肇庆的护河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达4.21万人,占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6.22%。
肇庆市河长办方面介绍,河长制实行以来,肇庆市集合多方力量,健全“河长+检察长”“河湖警长制”“志愿河长”体系,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