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追忆了作为昔日古都,洛阳的繁华喧闹、佛寺林立。之后,战火纷扰,王朝更迭,改天换日,众多寺庙幸存至今的已在少数。所幸来到洛阳,魏书中的那种遗韵,在白马寺终归还能感受到那么一点点,虽然也所剩无几。
如今的白马寺其实众多的老建筑已毁于历史尘烟中,如今寺内建筑多为复建。即便如此,来到洛阳却不能错过它,毕竟这可是中原佛教的祖庭。寺门前对称站立的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据说,白马寺本无白马,眼前的石马原在永庆公主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
暮秋时节,银杏闪金,香雾缭绕整座寺院。红墙灰瓦的建筑、重重复重重的院落和衣着现代的游客,给人多重时空重叠交错之感。不知如今在寺中走过的芸芸众生,是否也持着当年人们朝拜时的那份诚心与佛意呢?
白马寺的地位,在武则天时期达到极盛。当时,寺院曾大修过一次,之后香火旺盛,大小和尚多至千人。此后,元、明、清各代都进行过修缮和增建。到了现在,规模更是与日俱增,加上后建的万佛殿,如今的白马寺摇身变成了全世界佛教建筑的集合,颇有航母之感。
秋天的白马寺内,银杏十分亮眼,但若说起寺中名树,当属石榴。石榴原产于安息(今伊朗),在汉代同佛经、佛像一起传入中国,并多在洛阳、长安落户。汉魏时期人们赞美石榴,把它作为中外人民交往的标志,石榴身价倍增。白马寺的石榴更是其中精品,有“白马甜榴,一实值牛”的说法。
来到寺庙的人,对展陈馆多不感兴趣,常常过门不入。然而白马寺的这座释源陈展馆却是一定要参观的,这里既有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更浓缩了白马寺的千年时光。二层法宝阁内,则供奉着泰国佛教界赠送的中华古佛和印度前总理拉奥赠送的释迦牟尼铜像。
现在白马寺的规模和格局已今非昔比,在白马寺中还可以看到众多充满东南亚特色的佛教建筑,新建的万佛殿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金光。
这些由东南亚国家捐资建造的佛殿,有着浓浓的南传佛教建筑风格。缅甸、印度、泰国将本国最有特色的佛教建筑复制在白马寺旁,包括仰光大金塔、印度桑奇大塔、泰式佛堂等,组成了一片巨大的异域佛苑。
刚在古朴沧桑的白马寺中沉淀过千年,猛然来到万佛殿,总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无论视觉还是心理,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让脑中不由自主浮现出“煞风景”三字。
这一片规模巨大的“山寨”景观群,据说以实现让白马寺成为“世界佛教文化圣地”为终极目标。除了印缅泰,之后还会建成斯里兰卡、尼泊尔、日本、韩国等国家风格的佛殿,白马寺景区面积将达到1300亩,成为中国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