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县招贤镇镇政府出发,只需驱车行驶三公里左右,便能抵达位于山脚下的水源村——70多年前西北军工七厂所在地。
光阴流转,昔日的历史场景已难寻,但翻寻史料,人们仍可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借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契机,水源村,这个昔日的“工业基地”又将迎来它在乡村发展浪潮中的新一轮蜕变。
大山深处的军工厂
水源村沟壑纵横,在村干部的指引下,沿着曲折蜿蜒的山路到达沟底,你就会发现一座废弃的工厂。如今看来,这里安静舒适,不失为一处假日散心的好地方。但在那个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年代,你可以想象,建造这样一座工厂,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
1940年5月1日,晋绥根据地第一座兵工厂——120师修械厂在陕西佳县诞生。1947年,中共中央决定将陕甘宁军工厂与晋绥工业部合并,建立以吕梁山为主的13个军工厂。
随着战争对弹药的需求日益增大,晋绥军工部决定在水源村修建军工七厂。厂长黄沙同刘伯罗、吴路青等组成设计小组,不到一年的时间,“八路军第一炉”便悄然挺立在大山深处。
“七厂的这个小高炉,是晋绥边区的第一座炼铁炉,容积4.38立方米,高8.2米。主要任务是铸造各种型号的炮弹和手榴弹壳,以供应设在五华里之外的军工二厂进行再加工。它的生产效率很高,当时每月能出灰铁2万斤,每炉可产精炼铜约300斤。”今年九十岁高龄的老党员李亮才介绍,1949年底,军工七厂曾更名为“招贤湫水铁厂”,一直生产到上世纪70年代。
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曾经热火朝天的“湫水铁厂”早已人去楼空,留下满目疮痍,昔日喧嚣的山林也得以重归寂静,但战争年代军工战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却永远值得铭记。今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水源村党员干部群众自发组织建立“西北军工七厂纪念塔”,来纪念这段光荣历史。
“由于过去的保密原因,晋绥军工为革命战争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付出的巨大牺牲很少为人们所知,我们建立这座纪念塔,就是让人们熟知军工战士默默奉献、支援前线的故事,世代牢记他们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英雄事迹。”纪念塔发起人张维芝说。
庄稼汉迎来向“阳”人生
天气好的时候,村民曹根柱就会赶着羊群到山上吃草。2015年,曹根柱牵回了两只小羊崽,不到7年的时间,他的羊群已经增加到100多只。
曹根柱今年已经60多岁,在养羊之前,他和老伴一直以种地为生。因为地里收入微薄,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曹根柱决定开始养羊。这几年,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羊身上:每天早上5点起床,喂水喂料,下午两三点出去、四五点回来,定期防疫,还要随时关注临产母羊和新生羊羔。
如今,曹根柱的养羊事业开展得红红火火,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一只羊差不多能卖2000元。”外债还清了,家庭负担没有了,曹根柱尝到了养羊带来的甜头。
这几年,和曹根柱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水源村的变化:道路平整了,街巷干净了,村里修建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乡村文化园,水源村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村的百姓思想觉悟高,能跟得上党和国家的政策。”村民张四狗外出搞运输,一年收入也有十多万元。
“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贫,扶志扶智才能拔掉穷根。就帮扶干部而言,我们首先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临县文联主席、驻水源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高增刚说。
在临县文联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带动下,水源村村民内生动力大大增加,逐渐从脱贫以前的“要我脱贫”变到现在的“我要致富”,精神面貌得到大大改善。
写好文化振兴“软文章”
招贤镇因盛产陶器而闻名于世,产品远销宁夏、陕北、内蒙古一带,绵长的陶器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初,如今招贤镇的陶器产业已经逐步形成一种文化。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盛行一时的烧制陶器的繁荣场景一去不返,很多生产瓷窑已经变为废墟。面对传统技术将要后继无人的局面,招贤镇的陶器手艺人默默坚守,义无反顾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
今年66岁的黑瓷手艺传承人张爱生是水源村人,到如今,老张制作黑瓷已经有50多个年头。这几年,儿子张国锋在他的影响下也回到老家,和父亲一起办起了作坊,专心研制黑瓷手艺。
在老张的作坊里陈列着许多陶器,大小不一的酒壶、形态各异的花瓶、各种用途的容器,都是老张最得意的作品。“便宜的能卖十元,描花的就能卖到四五百元,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来收购。”老张说。
在临县文联的帮助下,老张父子开办了临县陶瓷艺术创作基地,建立起黑瓷作品展览馆。张国锋说,这几年,自己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信心也越来越足了。“邻村的另一种制作技艺雨点釉,已经申请到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用多久,我们的黑瓷技艺也一定能申请到非遗。”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关键。我们在支持传承发展招贤镇陶瓷技艺的同时,还建立了‘乡村文化园’,希望能进一步培根铸魂,切实发挥文化的影响力、带动力,写好乡村文化振兴这篇‘软文章’,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高增刚说。(记者 刘子璇)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