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西部高原上,有一条河,好似一把锋利的尖刀,将群山深深地切开,让巍峨的群山显得越发狰狞。这条河就是北盘江。作为珠江的源头河流之一,它从高原出发,一路奔腾,造就了沿路无数的风景,也养育了沿岸的无数生灵。
▲北盘江好似一把尖刀,切开贵州西部高原,造就了无数的峡谷。供图/图虫创意
奔袭449公里,切开贵州西部高原,经黔西南州的晴隆、普安、兴仁、贞丰、册亨、望谟等县,最后在贵州望谟汇入红水河,进入广西,最后奔流入海。
在此之前,贵州长期处于海水之下,在海底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坚硬喀斯特灰岩,这些岩石为之后贵州高原上多姿多彩的地貌景观的塑造打下了基础。
到了距今约1亿年前,著名的燕山运动让贵州高原再次上升。这之后,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上升为今天的高度,成为世界屋脊,贵州高原的地壳也呈间歇性上升或断陷,河流强烈下切,形成了高山、峡谷、断陷盆地交错的地貌特征。
▲野钟台地位于六盘水法德村,是野钟大峡谷的一部分。从空中俯瞰,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台地。摄影/王述慷
可以说,北盘江流域有着世界上密度最大的峡谷:尼珠河峡谷、岔河峡谷、营盘峡谷、野钟大峡谷、阿郎坪峡谷、坝陵河峡谷、花江大峡谷……河流蜿蜒于群山之间,壁立如削,风光无限。
湍急的河流将两地隔开,陡峭的岩壁,让人望而却步。河流北岸,数条溪流汇成几道绝美的瀑布从落差约500米的悬崖上以雷霆万钧之势,注入河中,极为壮观。
峡谷内林木葱茏,这里也是贵州黑叶猴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峡谷周围,群山之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二级珍稀保护动物猕猴、灵猫、白腹锦鸡、斑羚等往来其间;国家一级珍稀植物红豆杉、珙桐,二级保护植物棕竹、岩豆等郁郁葱葱。
▲北盘江蜿蜒于群山之间,两岸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供图/图虫创意
喀斯特所有类型的地貌在这里都能看到。涨水季节,黄浪滔天,岩石丛立,86版《西游记》中,沙僧住的“流沙河”就是在此取景的。
北盘江年降雨量只有约40%汇集到地表河里,其余的水都在地下创造着我们无法看见的奇迹。
位于北盘江支流上的黄果树瀑布群是其中的领衔者。瀑布群以著名的黄果树瀑布为中心,再加上姿态各异的十几条地面瀑布和地下瀑布组成。厚厚的碳酸盐岩基底,充沛的水流,构成了这里瀑布成群、洞穴成串、星潭奇布、奇峰汇聚的格局。黄果树瀑布群也因此被称为“岩溶瀑布博物馆”。
▲在这张北盘江峡谷主要地貌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见到北盘江峡谷中的主要地貌景观:谷中谷的台地、天坑、河谷冲积扇、侵蚀塌落,还有灌丛生长带等。绘图/覃妮娜
北盘江切开高原,塑造了无数的美景,但也阻隔了人们交往的步伐,两岸的人们只能望江兴叹。只是交往总要继续,在古代人们也曾利用船摆渡,但因为北盘江水急浪大,常常发生事故,渐渐被人们舍弃。桥,应运而生。
一座座横跨峡谷两岸,成为前人不屈的见证。
据《贵州通志?兴地志》记载:“在永宁州(即今天的关岭县永宁镇)东南四十里募役司南,为贵阳、安顺逾关索岭南行经兴义出滇之道。”多年以来,花江铁索桥一直是沟通黔滇交通的要道。在桥南岸的古驿道上,还有一条由许多大小摩崖石刻、石雕连接而成的书法艺术长廊。今天,花江铁索桥经过多次修缮,依然是两岸人民交往的重要通道,1982年贵州省将其列入保护文物,很多人慕名而来一观风采。
▲花江铁索桥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桥南岸古驿道旁的山崖上,还有不少历代书法题刻。摄影/李贵云
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关兴公路北盘江大桥、沪昆高速北盘江大桥、沪昆高铁北盘江大桥、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都兴高速北盘江大桥……
为了躲避遍布山林的岩洞和裂隙,不断将桥的位置往高处移,最终将桥面定在了565米这个令人眼晕的高度。
大桥的建成也结束了宣威与水城不通高速的历史,两地行车时间从4个多小时缩短至1小时之内,在中国桥梁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桥跨云贵,天堑变通途。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位于贵州和云南的交界处,全长1341.4米,桥面距谷底565米,是中国最高的桥梁。供图/图虫创意
山花烂漫,气候宜人,趁着农忙还没到来,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比如通过舞草龙扫寨驱邪消灾、杀猪宰牛祭山拜神、上山“躲虫”祈福等。同时,这天还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择偶的最佳日子,激烈的情歌对唱、欢快的舞蹈,布依族人以浓烈、古朴的方式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当然,“三月三”只是布依族众多民族特色之一,其他的如“四月八”、“六月六”、“牛王节”等也是布依族独具特色的节日。
,也让这里的民族文化得以较好的保存。
▲北盘江流域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苗族就是其中之一。图为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苗族在过传统节日——踩歌堂。摄影/李贵云
为了使发型显得更加庞大,近年来也会把毛线也盘进发髻里。
,北盘江流域的大花苗主要分布在普定、郎岱一带。
▲长角苗族因其头饰而得名,硕大的发髻是其独特的象征。供图/贵州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这样的村寨在北盘江流域遍地都是。还有很多村寨名字是这个民族,却居住着毫无渊源的其他民族的人,比如仡佬族名字的村寨里住着布依族人,彝族名字的村寨里住着苗族人……
不过隔绝也好,交融也好,都是顺其自然的选择,北盘江只是静静地流淌着,直到地老天荒。
▲北盘江不仅是高原上的地貌创造者,也养育了沿岸的人们,千百年来,人们随山就势,在河流两岸诗意地栖息。摄影/朱德贵
参考资料
·覃妮娜.杨京华.北盘江 切开贵州高原[J].《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2013年03期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黔西南州委员会编. 黔西南[M].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03
·北盘江大桥:一桥跨云贵天堑变通[J].科学中国人.2019年15期
·王鹏升.最美北盘江 醉美苗家湾[J].理论与当代.2019-04-10
·阿原.上源 尼珠河峡谷[J].旅游.2019-05-31
·贵州的山水 贵州的桥[J].中国公路.2019-01-01
·六枝梭戛长角苗.贵州网
//www.gywb.cn/content/2016-05/11/content_4913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