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声 以传情
《美文美声》 把最美的文字读给你 听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 杨银华撰写、 张爽朗读的作品《英歌寨印象》。
英歌寨印象
杨银华
英歌寨是个村,是天津市蓟州区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
莺(英)歌寨村名古已有之,史书讲,是因她周边常有莺鸟鸣叫而得。诗化的景色、诗化的村名是永不磨灭的文化符号,农耕文明留给人的精神遗产,总让人有一种安详的感觉。
再后来,有关部门也许是觉得这样的村名缺乏“斗志”,总不能沉浸在男耕女织、莺歌燕舞的农耕时代吧,于是易名为“英歌寨”。英歌寨――英雄放歌的村寨。是啊,这样美好的地方就该英雄辈出,即便是战场,不也常有成片的杜鹃花吗?
但我还是爱着最初的村名,就像我们住进了城镇高楼而留恋着乡下的祖宅一样。
我们是在一个莺飞草长的季节,怀着一种既爱江山美景、又爱“草根英雄”的心情走进小村、造访小村的。
这里确实正在被一群当地的老乡开发、打扮和经营。捧着小村,他们像是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精致的历史花瓶,既要让她再现古朴美好的纹理,又关爱倍加地不能破坏她原有的质地。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他们正成为成熟的文明传承者。
在莺(英)歌寨西侧有莺歌海,她是镶嵌在诸座秀峰间一片充满宁静之美的水域。当年水上山影层层,满目云烟,在天津蓟州这样的北方山区,颇有一番异域风光。彼时山体伸向湖中,成为瀛洲半岛;湖水涌进山的怀抱,成为港口河湾。如今正值旱季水量匮乏,难以看到存水,但那海北的庙山仍在,山下的泉眼仍在。
村寨是呈南北带状,坐落在湖区东岸的低山脊背上。村中一街南北纵穿,两旁石巷东西横排。这种很有次序的布局,就像一个“非”型的汉字,摆布出一种结构的美感。顺着主街的走向直行,路两边矮小的竹篱相互对应,高大的拱形竹廊空中遮荫。每条石巷的巷口,还都搭起了竹制的牌楼,几盏宫灯悬挂其上,渲染着山民们红火的日子。这种具有南国苗寨式的造园风格,在家家幸福的柴门前,为人营造了一种“采菊东篱下”的恬淡心境。街巷旁,还有那高大修长的柿子树这一典型的北方果木,此时一棵棵地正伫立于春日的阳光下静思。它们是原生态的农业使者,眼下虽刚刚放芽吐绿,但那秋后无数颗桔红的柿果,与柴门竹坊的大红灯笼浑然一色,一定会相映成趣,充满暖意。
我们随后又漫步在村外的山坡,山上的野景更是小村的光荣。这里的各种林木、灌木和花草分布繁多,该是长年出现“莺歌燕舞”的地方。行走间已是满耳的百鸟鸣叫,英歌寨的太阳,每天都是在这样的礼遇中“旭日东升”的。再看那山坡上的树树梨花开得煞白煞白,纯纯净净,就像雪花膏一样把春天涂抹得美如白玉,频送暗香。我虽于梨花丛中饱餐秀色,大享眼福,但驻足之时,胸中的污浊之气怎敢在此随便地吐露。山上还有那成簇成片的黄黄花朵,落满了一丛丛先是放射、后呈垂挂状的长长枝条。这种灌木与那早开的迎春花一样相似,经打听,此花学名叫“连翘”,是制作银翘感冒片的主要药材。山村周边多此良药,生长于天地间祛病解毒,难怪村寨的民风也如此的健康清明。
莺(英)歌寨在人文历史的积淀中,也是有着自己的“英名”的。莺歌海北岸的庙山之上,传说竟是北宋巾帼英雄――穆桂英的“穆柯寨”遗址。沿着之字型山路拾级而上,山顶是一平缓的场地。周匝百余米的寨堡石墙环筑其上,南边的“龙虎门”、北面的炮台旧貌犹存。古蓟州历代都是中国北方军事力量抗衡的前沿,宋辽在此征战也早已成为历史的真实。北面的“骡马岭”等小地名也多与穆桂英有关,稍南于此的“穆柯寨”该是她的后方军营。
如今穆桂英早已离去,“英名”却留给了世代的小村。莺歌寨,英歌寨,面对着梦幻般的莺歌海,这两个诗化的名字,都已释化在盈盈一水间了。
作者简介:杨银华,男,1960年生。中共党员,副处级退休公务员。天津作协会员,首届蓟州作协副主席。
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法制日报》《检察日报》《农民日报》《杂文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涯》《散文百家》《天津文学》等几十家报刊发表文学及新闻作品上千篇(首),获奖若干,多篇新闻稿被选为新华社通稿。
朗读者简介:张爽,就职于蓟州区税务局。在“书香颂百年 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文美声·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获集体一等奖。希望能用声音传递温暖,以朗诵致敬人生。
美文美声说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说,那种做作出来美,反而不美,那种求流量的行善,反倒是丑恶。因此,《美文美声》呢,“美文”——不要求您是大作家,文章不必立意高远、文字不用惊世骇俗,只要有生活、质朴,感人,那就是美文(当然您也可以选读经典名篇);“美声”——不要求您的声多么华丽,朗读技巧多么高超,只要您诚于中、形于外、打动人,那么您的声音就是最棒的!
不论你身处何方?不论是否是蓟州人,只要你喜欢,《美文美声》都是你的舞台!蓟州区融媒体中心《美文美声》第一季期待你的参与。
声明:本栏目所用稿件,请投稿人对稿件内容的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避免版权纠纷。敬请谅解与配合,谢谢。
柿红时节又思亲
梁后庄,山里红熟了
二奶奶和功臣碾子
作者和朗读者奖品由中国联通蓟州分公司提供
策划:刘永春
文编、音频:张溧晏
编辑:唐晓霞
责编:王晓刚
审核: 马勇
监审: 侯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