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丨杨冬合
编辑丨和占江
图片丨和雪婷 徐炜
上周读本话丛写的北门坡阿四叔的故事,勾起了很多人的北门坡记忆。
北门坡,这个位于丽江城东北角的山坡,成为改革开放后丽江城最早一批居民买地自建房的居民区。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北门坡的开发建设,曾经的荒山坟茔,逐渐被密密麻麻的纳西庭院所覆盖。
据丛主从大研街道办事处获得的数据,北门社区住户共891户,其中常住居民户495户,经营户396户。一开始居住于北门坡的,多为丽江古城原住民。随着丽江旅游的发展,很多外地人纷至沓来,他们中有人喜欢上了傍山幽静的北门坡,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陆续有人开始购买北门坡房子,或自住,或开客栈民宿。
而北门坡卖了房或将房出租给别人的原住民,要么在其他区域另购置土地建房,要么到新开发小区购房,搬出了北门坡。更多如阿四叔般的住户,则坚持留了下来。
说到北门坡,“五·七”中学(现古城区一中)不得不提。正是这个学校的开山建设,开启了北门坡的开发序幕。“五·七”中学究竟是何时所建,当时为何会选址北门坡?
△图片来自古城区一中志
根据古城区一中志记载:1969年,丽江县革委会教改组大力推行外地“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做法,在全县小学大办附设初中班。大研镇“五街四红”(指五一、七一、新华、先锋、光义五条街道和红卫、红池、红桥、红星四个生产大队)共同倡议创办大研镇“五·七”中学。
△图片来自古城区一中志
同年2月,“丽江县大研镇五·七中学建校筹备委员会”成立。委员会共有11名成员,经过认真讨论,几经勘测,反复修改方案,最后选定“五·七”中学的校址在北门坡上。建校方案中提出,“必须在较短时间,建设一幢12间教室的土木结构教学楼,一定要保证当年建校、当年招生计划的实施”“决定秋季招生,招生范围主要是公社范围内69级高小毕业生”“建校工程预算总投资24.55万元,其中县政府投入6元,其余部分均由驻镇厂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集资投劳、献工献料解决”……
△图片来自古城区一中志
同年9月,“五·七”中学破土动工,次年建成土木结构二层教学楼一幢计12间教室,教师宿舍一幢计12间,3间师生厨房。1969年招收初中一个班,实际是由附设在红池完小的初中班划入,暂时仍在红池完小上课,是为“五·七”中学第一个班——初1班。1970年,招收初中14个班,全校共15个班共计学生825人。
1971年,学校更名为“五·七”一中。
△图片来自古城区一中志
据当初参与了学校建设的人回忆,学校开办初期,条件极为艰苦,山坡上荆棘丛生,乱坟满坡,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滑路烂,交通不便,师生连活动的场地都没有。但是,没有怕什么?学校师生齐动手,挥锄挖土,采石铺路,植树种花,开展义务建校劳动。经过不断努力,学校铺起了200多米长的一条石路,若干条煤渣小道,还开辟了一块长130米、宽30米的课间活动场地。
△图片来自古城区一中志
1975年8月,“五·七”一中开始招收高中两个班,并将校名改为“丽江县第一中学”,发展成一所完全中学。2003年丽江撤地设市,丽江县一中更名为古城区一中。2010年,古城区一中迁至丽江师专办学,而原校址,则改办金虹学校,“金虹”之名,源于北门坡所在的金虹山,新组建的“金虹学校”,由大东、金安、金江三所乡镇中学撤并新建而成。2017年,金虹学校撤销;2018年,丽江上海新纪元学校在这里建立。
1969年—2010年,从“五·七”中学到“五·七”一中到“丽江县一中”再到“古城区一中”,北门坡见证了这所学校41年的风雨沧桑,数以万计的中学生从这里走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关于北门坡的独有记忆。
无独有偶,昨天读本头条报道的清华学霸赵羲文(点此查看详情),初、高中均就读于丽江县一中,曾是县一中男神级人物。
当年丛主也就读于丽江县一中,犹记得初进高中,班主任赵亮星老师(当时为校长,已逝)时时以赵羲文等学长来激励我们奋发学习,“赵羲文”这个名字,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而言,简直是如雷贯耳。没想到多年以后,昨日终于在读本上见到了当年我们男神的真面目。
赵羲文说:“尽早发现职业兴趣在哪儿、以后要去从事什么,这些很关键。”男神一亮相,就是不同凡响,连说的话,都是那么具有教育意义。的确,一直以来,我们自己包括我们对子女的教育和教育的目标,就是考个好大学,却很少去想自己或者孩子真正喜欢什么,长大了究竟想干什么。如果在读大学之前就对自己将来做什么有个清晰的目标,大学选择专业或许就简单很多,也会少走一些弯路。就比如丛主我,明明喜欢的是中文和历史,1994年考大学偏偏选择了当时看来热门的财经专业,最终却又选择了跟大学所学无关的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从赵羲文的经历中,或许对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会有一定的启发。
好了,接下来看看一代代北门坡人的北门坡记忆。
@山哥:我在“五七”一中读书的时候,学校基础设施还非常差,经常课间会去挖球场,有的人甚至会挖到人骨头,当球踢。
@阿梅:看了上周《读本话丛》阿四叔的故事,真巧,我家也在东岳巷,房子也是1982年前后盖的。之前北门坡是坟地,有些人家挖到了人骨头,还好我家没挖到,但是读书时下晚自习回来,经过巷子里挖到人骨头的那户人家,都要夺命狂奔。都上高中的人了胆子还那么小,是件丢脸的事,所以回到家还要屏住气息强装镇定,以免被弟弟笑话。
@纳若:我家住在北门坡,在1995年之前,北门坡除了从金虹路到丽江县一中这条主路是水泥路外,其他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各条小巷一路泥泞,北门坡人雨天没在泥巴路上摔过跤的怕没有几个。当时出远门一般骑单车,雨天过巷子,能看到很多人扛着单车走到水泥路面再放下来去骑,没有一点体力那是骑不了单车滴。
@和仔:我家住在阿丹阔,1990年代初在县一中读高中,当时上学骑单车。上学的时候,很多路段都是上坡,金虹路往上基本要推着走。放学的时候才爽,一路下坡,骑着单车呼啸而下,手里扒拉着铃铛,嘴里一路高喊着:“让开让开,快点让开;要是不让,碾死老头、撞死老奶……”
@坚叔:我家是1985年从古城搬到北门坡的,那个时候北门坡不止交通不便,每个人家里水管也没有,用水也是相当不便。很多人家都是去原县印刷厂去担水,然后储存在家中水缸里。那时候北门坡的水很金贵,说贵如油都不夸张,家家户户用水都很节约,洗衣服都不敢多用水。
@英子:我1988年至1991年在丽江县一中读初中,那时学校足球场是一片土地,风一吹,漫天灰尘。于是植树节前后,老师布置每个学生带一棵树苗来义务植树,建设球场。当时我妈给我在我家旁边砍了一棵杨树枝带到学校,和同学们把树种上的时候,我们还用刀子在各自种的树上刻下了名字,想着若干年后再来认自己的树。谁知两三年后再去看,树上一点刻痕都木有,而且那时候大家带的树种基本都是杨树和松树,都分辨不出来自己种的到底是哪棵树。又过了几年,回学校球场,却发现当初种下的那些树,都没了,变成了一个虽然平平整整但没有一棵树的球场……唉,我的白杨树,我的青春,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
@唔峰:我初中在县一中读的书,我家住在北门坡金虹巷,出巷子与学校仅一墙之隔,但是隔学校大门却有一大段距离。有时早上贪睡起晚了,就无比盼望着学校的墙能矮一点,这样翻墙就不会迟到了。某天,突然惊奇地发现我家巷子正对着学校墙壁的某处,居然缺出了一个口子,那个高度,刚好能让我顺利翻过墙去,哈哈哈,简直是天助我也(后来想想,学校围墙突然出现的这个神奇的口子,应该也是跟我有着同样期盼的学生“变”出来的)。此后,我每天可多睡几分钟,在临上课倒计时麻溜翻墙,狂奔进教室。孰料这样开心的日子只维持了一个多月,后来学校发现这个缺口后立马补上了,从此,终止了我开心翻墙上学的日子。
后来我结婚后,因为交通不便,在玉龙县城买了房子,北门坡的房子卖掉了,但是北门坡的记忆,永生难忘。
@丽梅:我1991年至1994年在丽江县一中读高中,当时我家住在北门坡子云巷,高中一个要好的同学住在东岳巷。东岳巷和子云巷,一个坡上,一个坡下。放学后,坡上就常常回响着“***,今晚的语文作业是什么”“数学第*道题的答案是什么”这样的切磋交流声。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话的年代,完美实现了“通讯基本靠吼”,呵呵。而北门坡的地形地貌,也大大方便了我们的交流沟通。
@天雨流步:说起北门坡,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已经牺牲的纳西族维和女英雄和志虹。我与和志虹是高中同学,且我们两家都是从古城搬到北门坡居住,我家在东岳巷,她家在金虹巷。上高中后不久,我俩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经常她来我家玩,我去她家做作业。那时我奶奶还在世,在我的同学中,她最喜欢和志虹,总说“这个孩子规矩礼貌好”“这个孩子努美高(心地善良)”,只要志虹一来家中,就把自己收藏在柜子中的冰糖、麦乳精拿出来给她吃。而每逢我去志虹家中,她妈妈中午就会买回一个凉粉给我们留着,待到放学后我俩去她家中,每人先甩上一碗凉粉,然后拿着书去她家北面金虹山脚下的草地上背书。那时每到国庆前后,北门坡上便开满了波斯菊,美丽极了。我俩就躺在花丛中一边背书,一边仰望着蓝天,想象着山外的世界,谈着各自的理想……如今,志虹家已搬离北门坡,但是,北门坡留下了她的成长印记,她与我关于北门坡的美好回忆,也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除此之外,北门坡人关于北门坡的记忆,还有很多很多。
如今,有人搬离北门坡,故事留下;有人,仍在北门坡,书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