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十几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有着明清时期遗留下来多达500多条的巷道,它们东西南北密布,小巷内青砖铺成的路面逶迤伸展。岁月,将一条条悠长巷道里铺设的青砖冲出细密的沟纹,浅浅的洼痕留着唐宋繁华时期遗留下的脚印。
踩着铺成花纹的青砖,在街巷里漫步,仿佛重又返回遥远的历史深处......
(东关街是全国十大古街之一)
在老城区,有一条著名的东关街。沿大街东行数百米,左侧有路口通往一条小巷,这小巷便是在扬州历史上很有名的安家巷。
“安家巷”,因清朝大盐商安歧曾在此居住而得名。根据民国年间的地图显示,当年的安家巷有“七十二条”之多,由此可见当年安家建筑规模之大。遥想当年,安家巷繁华喧闹、门庭若市,而如今却早已归于宁静普通、悄无声息。
数百年来,随着扬州城市格局不断发展,遍布老城区的数百条巷子的布局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但是不管城市怎么样变,“安家巷”这个巷名却从清朝一直沿用至今,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历史上,安家对扬州的影响力。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600多年过去了......
(安家巷街道深深)
让我们把历史的日历翻回至1949年。
这一年的4月21日,苏北行政公署(副省级行政机构)在泰州市成立。下辖泰州、扬州、盐城、淮阴、南通5个行政区,41个县市。
1950年1月13日,中共苏北区委和行署由泰州移驻扬州。从此,诗人笔下的千年“月亮城”,便成为苏中和苏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伟人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
1952年6月,为响应伟人发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苏北治淮总指挥部从淮安市移驻扬州市,与苏北行署水利局合署办公,具体负责指挥江苏省境内的淮河治理工作。
中共苏北区委和行署用实际行动支援治理淮河。将城区内安家巷至北城(现为盐阜东路),这一带共计方圆600多亩土地,连同千年古刹准提寺,一并划给苏北治淮总指挥部,作为办公用房和生活基地。
一时间,小小的安家巷吸引了全城百姓的目光。
(建国初开展轰轰烈烈的治理淮河运动)
史载:1952年1月,搬迁至扬州的苏北治淮工程指挥部,更名为苏北治淮总指挥部。具体负责淮河下游地区的淮河治理工作,由国家“淮委”和苏北行署双重领导。
当时的苏北治淮总指挥部规模很大,不仅在安家巷和东关街丁字路口西侧的治淮大院内有其下属机构,还在前安家巷西侧建设有指挥部的医院(后来为扬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地质勘测总队的工作和生活基地、在前安家巷东侧建有职工夜校。
为建起配套齐全的治淮工程指挥系统,治淮新村进行了全面规划,大量植树绿化,积极美化环境。有两幢办公大楼和十几幢办公用房,形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治淮大院”。
(治淮新村依旧很有名儿)
在安家巷一户老民居前,76岁的马老,白发苍苍,精神头不错。他兴致勃勃地回忆说:“我现在住的这房子,当年就是治淮总指挥部的员工宿舍。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经常来这一带玩耍。那时候这个地方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大都穿着蓝布衣服,偶尔也能瞧见个把女人穿着一种叫‘布拉吉’的碎花裙子,走起路来风吹柳摆地很漂亮。连平时难见到的小汽车,也天天开进开出。好几次我还瞧见了几个黄头发、白皮肤的外国‘大鼻子’呢,听说是国家花重金请来的外国水利专家……转眼间,60多年过去喽。”说着,老人发出一声感慨。
(举国大治淮,军民齐上阵)
如今的治淮新村,尽管已难再现昔日的繁华,但一座座老宅仍旧黛墙青瓦,老树生花。
漫步在治淮新村,由北大门一直往里走,到头即可见到一幢坐南朝北的高大老式建筑跃入眼帘,这便当年大名鼎鼎的治淮大礼堂。移步登上礼堂台阶,推开厚重的大门,仿佛推开了一扇历史之门,瞬间把人们带进了那个难忘的岁月,让记忆中已经泛黄的画面重又变得鲜活清晰起来。
治淮大礼堂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 它的规模在当时的扬州并不算最大,但建筑标准却是最高的。 其造型端庄大气、富有民族风格, 它部内部的廊柱、地坪均为彩色的水磨石,显得华丽高贵; 礼堂两侧的窗户则为彩色玻璃,并饰以深褐色的木条造型,工艺相当精致。
(治淮大礼堂成了球馆)
治淮大礼堂落成后,苏北行署和扬州市机关的一些大型活动几乎都在这儿举行。每逢有文艺团体来治淮指挥部慰问演出时,那肯定是附近一带最热闹的时刻,真格是人头攒动,一票难求。
从当年的治淮礼堂到后来的“文化会堂”,再到如今的球馆。名称变了,功能亦变了。然而,不变的是它的根,是它对治淮工程的贡献。作为历史遗存,治淮礼堂将永远留存在扬州人的记忆之中。
走进安家巷里一条细长的里弄,几番转弯抹角,穿院过户,在一座破败的青灰色两层小楼前停下了脚。
这就是当年的治淮总指挥部办公楼了。1956年指挥部搬到南京后,这里便成为了居民区。
(当年的治淮总指挥部办公楼之一)
眼前的小楼红砖灰瓦结构,被私建院墙围了起来。小楼二层窗户,有的早已破碎,露出漆黑大洞;也有几户玻璃完好,显然还有人居住。
后安家巷的居民老郑打小就住在这里,他说:“安家巷的范围很大,过去住的人很多。夏天夜晚,从安家巷到东关街一带到处都是乘凉的人。晚饭后,家家户户搬出凉椅凉席,沏好凉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神吹海聊,常常是聊着聊着就睡着了……”
现在的前安家巷,其实原名叫疏理道街。此街系明万历44年(1616)设立的清理两淮盐务的管理机构——疏理道。
疏理一词,顾名思义:就是“疏官课、理积引”。疏理道是临时性机构,随着官课的疏通、积引的清理,盐法改革的成功,这个机构也就“寿终正寝”了;其官署所在地,也被改为大准提寺。
(准提寺现在是扬州古玩市场)
那时,在疏理道街东边设立了苏北治淮总指挥部,后来不断扩大,建成治淮新村,而把“疏理道(街)改成了前安家巷。
与前安家巷相比,后安家巷的巷子既窄又曲折,走进巷子里才发现到处都是岔道,每一条岔道的标牌却都是“安家巷”,感觉仿佛是进了迷宫——前后左右到处都是“安家巷”。
这是因为数百年来,随着安歧家族的衰落和其后代的消失,原本很宽敞的大宅院就变成了一片民居。这片民居属于私搭乱建的建筑,民居之间的巷道宽窄不一,这里的每一条巷道的名字都沿用安家巷。
(前后两个安家巷让人迷路)
岁月,将巷子里的一条条青砖街道,冲刷出道道细密的沟纹,就象年迈老者脸颊和额头上的皱纹;如果细瞧会发现:这青砖浅浅的洼痕里,竟然还残留着唐、宋、元、明、清诸朝各代繁华时期遗留下来的脚印......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苏北地区人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治淮斗争。新中国成立后4年来,修建的大小上千座治淮工程发挥出了巨大作用。遇到大洪水,淮河上游的4座大型水库和5座低洼地蓄洪工程,可拦蓄洪水7亿立方米,有效削减洪峰;淮河中游佛子岭水库,已经在1954年6月修好,发挥出拦洪蓄水作用;位于淮河下游的洪泽湖,控制着淮河上中游的大量来水。
(那是一个红红火火的年代)
1954年7月,淮河发生百年罕见洪水。从7月4日起,洪泽湖水位开始上涨,至7月底共有3次洪峰入湖。7月6日,三河闸全部开启,最大下泄流量为10700立方米/秒,超过设计流量泄洪2700立方米/秒。
与此同时,2万多人上洪泽湖大堤,通宵巡逻大堤,随时查看险情。8月15日,大风猛吹,洪泽湖大堤五里碑地段突然发生严重漏水,形势十分危急。在场的数百名干部和民工们奋不顾身地跳下湖里进行堵塞,奋战十多个小时,终于排除了险情。
扬州、盐城、淮阴三个专区组成3个民工总队、共计25万人,日夜值勤,巡逻运河险工地段。同时,提前拆除了高邮湖、邵伯湖区内和归江河道上的大小水坝,扩大洪水入江流量。做好了解抗击淮河洪水的一切准备工作。
(大治淮时期修建的扬州段运河)
8 月25日,随着洪泽湖加大泄洪流量,高邮湖水位达到9.38米、邵伯湖水位也达到了8.78米,都是建国以来的最高水位。当夜,狂风暴雨猛烈,风力达到骇人的8级左右。顿时,高邮湖里的涌浪超过2米高,猛烈冲击着大运河的老西堤。挡浪柳排和柳石枕都被巨浪打翻和打断,数百斤重的巨大树头随浪冲走,形势十分危急。
上千名护堤的干部和民工们纷纷跳进湖水里,用身体挡浪护堤;大堤上的人们则加紧施工,重铺挡浪柳排和柳石枕。一直坚持到风停雨住,大堤平安。就这样,在20多万防洪大军的奋力拼搏下,终于保住了运河大堤。
使得苏北里下河地区1500余万亩高产稻田获得丰收,夺取了抗洪防汛斗争的胜利......
(三河闸排洪水)
深秋,一个阳光普照的日子。行走在蜿蜒而又阡陌的安家巷,小巷里人来人往,买菜声、嬉笑声、吆喝声……不时传来。虽嘈杂无韵,但却能从中体味出一种平淡和闲趣。
遥想当年,安家巷繁华喧闹;现如今早,已归于宁静普通。但苏北治淮工程指挥部在扬州的痕迹,穿越历史云烟,仍然在小巷深处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生息繁衍于兹的扬州人,就在这些如织网般的小巷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生活着。他(她)们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默默地孕育着卓尔不群。
(归于宁静的安家巷)
如今,安家巷早已拂去历史的灰尘,洒扫庭除,敞开蓬门,笑迎天下宾客。这里的居民们会很热心地对人们讲述那些关于明清两朝、关于盐商巨富们的故事。
行走在幽幽长长的安家巷,如果静下心来细听,还会隐约听见一个声音,在娓娓讲述着共和国成立之初,那个风云激荡的岁月,扬州人民在这座运河名城里演绎出治理淮河的动人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