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她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早年,这里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被砍伐殆尽。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
三代人,59年,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用青春与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一精神,是塞罕坝荒漠变绿洲的核心密码,也将激励我们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走进地处河北最北端与内蒙古交界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置身茫茫林海,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寸草难生的一片荒漠。“我们将走好新时代塞罕坝新的长征路,苦干实干,把塞罕坝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再谱绿色发展新篇章。”陈智卿说。永葆初心、勇担使命,新征程上再出发。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牢记绿色发展使命,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共同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
曾经,这里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如今,这里是有着百万亩人工林海、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