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是一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读的大学生。当时,教材里关于上海旅游的素材中,几乎见不到有关浦东的描述。即便是身为上海人的自我,也以为所有的旅游资源都在浦西了。
踏上工作岗位后,我从最初的入境游(当时叫“国际旅游”)做起,后来转向会展旅游,再到成为旅游企业的一名管理者,亲身经历了浦东在旅游业上不断出彩的30年。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感受,至今仍历历在目、不胜枚举。
【导游词因浦东不断翻新】
从一名大学生变身为入境游地陪后,我向国际游客介绍的,通常都是浦西的万国建筑博览群、玉佛寺和城隍庙。这些有历史、有故事的建筑,总是能引起国际游客的共鸣。那时,在我们的讲解词中,浦东是“不见身影”的。
1991年12月1日,上海市区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南浦大桥运行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黄浦江”的梦想。晚上华灯亮起时,南浦大桥弯曲的引桥,像是一条美丽的彩带环绕在浦江两岸,也为我的导游词添加了新的素材:“这是我们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大桥。她最特别的地方,是螺旋式上升的引桥。上海人口多、空间比较拥挤,这种创新性的引桥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空间,也令大桥变得更加美丽……”
1994年,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东方明珠建成开放。当我带着国际游客,乘着高速电梯抵达塔顶,心里抑制不住地自豪。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从高空俯瞰上海,万国建筑博览群、黄浦江和苏州河尽收眼底,正在开发中的浦东日新月异。国际游客看到这样的景象,总是不断发出“Amazing!”的惊叹。
编辑
观光巴士上看陆家嘴
如果说,之前我们的导游词主要是讲上海的历史,是“过去”。浦东开发开放后,导游词中增加了更多有关“现在和未来”的内容,浦东的身影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浦东机场建成开放给我的出差旅途带来的一段“小插曲”。1999年,我去葡萄牙里斯本参加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年会,返程航班目的地机场代码是“PVG”。这个陌生的代码,让办票人员有些困惑。她问我:“你要去哪个城市?”我回答:“上海”。她“纠正”我说:“上海机场的代码是‘SHA’,不是‘PVG’。”我自豪地告诉她:“上海现在有两个机场,SHA是虹桥机场,另一个是在浦东,就是PVG。”
在法兰克福转机时,同样的问题困扰了机场工作人员,解释清楚后,对方由衷地对我说了句:“Congratulations(祝贺)!”那一次出差,我出发的航班在虹桥机场,返程时落地就是浦东机场了。
【我们成了浦东的常客】
浦东的变化,是方方面面的。
有一年,我们接到了一个以色列旅游团的需求,他们想看看上海的农业示范点。当时,我们并不清楚上海哪里可以有示范基地可以参观。经过多方打听,我带着客人来到了位于浦东的孙桥农业园区,不由大开眼界。原来,滴灌式种植是这样的,原来植物还可以这样被分层次种植……
编辑
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图书馆东馆
另外一次,一个来自荷兰的青年企业家培训团要在上海待一个星期,主要做技术考察。经过商议和沟通,我们带着他们去到了当时浦东金桥开发区的可口可乐工厂。客人参观完后,也很满意。
伴随浦东开放开放的深入,可以看的东西更多了。从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化工厂,到张江高科技园区、洋山深水港港区、自贸区、滨江休闲带……都已成为旅游产品研发不断创新的源泉,我们也成了浦东的常客。
编辑
浦东张家浜休闲带
世博会后,浦东的会展设施更全面了。2010年前,上海可以承接2000人同时“开会+宴会”的场地非常有限。遇到特大型的会奖活动,我们很多时候会建议客户放在三亚举行,可以室内开会、室外草坪举办宴会。世博会议中心落成后,同样规模的活动就可以直接在上海举办,2000人、3000人都没有问题了。更关键的是,上海的交通非常方便,除了航班班次充裕,长三角的参会者也可以选择自驾、高铁前来,因此颇受欢迎。
【众多标杆性景区涌现】
现在,世界级的大型展会和主题公园,让浦东拥有了多个独立的旅游标杆产品。世博会以及之后的中华艺术宫、上海迪士尼乐园及度假区、海昌海洋公园等,都已成为上海旅游的高频词汇。
对我个人和公司而言,浦东更是从最初的疏离感,变身为事业发展的热土。如今,我所在的旅游公司在浦东张杨路有中心门店,迎接八方来客;在陆家嘴地区设有专门的观光巴士旅游线,每天从早到晚,载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领略充满活力的金融城区魅力;春秋航空在自贸区内设立的飞行员培训中心,五台模拟机不分工作日、节假日训练我们的飞行员,让春秋航空的“安全”目标得到最基础的落实;春秋航空在浦东机场已经放置了24架飞机、36条航线,而浦东机场也成为春秋航空在全国放置飞机最多的机场。也正是从浦东机场,飞出了中国民营航空的第一条国际航线、第一条两岸航线……
编辑
用于飞行训练的模拟机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于我们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浦东还将发挥着独特的引领作用,它创新、担当、大气、包容的气质,将引导我们持续奋斗拼搏,为更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