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珠海斗门区莲洲镇上榜
2021—2023年度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组织开展了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布了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名单, 斗门区莲洲镇凭借“水上婚嫁习俗”入围,成为珠海市唯一上榜的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名单▽
据了解,“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自1987年开展创建以来,已经成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公共文化品牌项目。
“水上婚嫁习俗”
斗门区莲洲镇“ 水上婚嫁习俗”是岭南民俗文化瑰宝,形成于清初,成熟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礼仪,在斗门流行了数百年,属汉族传统婚俗,在文化价值、人文价值、艺术欣赏和审美价值以及学术价值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具备民俗与文化的双重性。
2008年,“斗门水上婚嫁”被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也是 珠海市第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斗门水上婚嫁习俗有着“水”的特征,婚礼有固定、独特的仪式和实物,疍家特色十分鲜明。
仪式有“坐高堂”等13个,重要实物则有花船、火盆、疍家婚礼服饰及丰富多样的大小礼品。婚礼仪式由咸水歌串起,每一项都寓意着幸福吉祥,整个婚礼过程歌声悠扬,气氛喜庆热闹,充分体现了水上人家勤劳、淳朴、感恩、孝顺的民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珠海不仅具有
浓郁的现代文化氛围,
又保留了多元素的广府文化、
客家文化和疍家文化。
除了“水上婚嫁习俗”,
珠海还有不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是宝贵的文化艺术瑰宝。
珠海现有的非遗项目,涵盖民俗、传统舞蹈、传统医药、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曲艺、传统戏剧等多个类别。
斗门水上婚嫁习俗、三灶鹤舞、装泥鱼习俗、一指禅推拿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前山凤鸡舞、横山鸭扎包、三灶竹草编织技艺、中秋对歌会等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五十余个项目被列入 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灶鹤舞 △
装泥鱼 △
横山鸭扎包 △
定家湾茶果 △
斗门醒狮△
前山凤鸡舞 △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珠海历史文化中
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任岁月变迁,
它们依旧在民间文化与生活中
历久弥新。
更多权威信息,
请关注 ↓
素材综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珠海传媒集团
图/珠海发布 赵梓 朱习
部分图片来自珠海市文化馆
责任编辑/蓝辉龙
编辑/谭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