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深秋时节的百里杜鹃管理区,尽管少了春天里的繁花似锦,满山葱郁的绿装仍然展现出勃勃生机。穿过景区,记者一行驱车前往金坡乡锦星村。
锦星村,因万亩林海如明珠镶嵌在黔西北高原上而得名“锦星”。此前,媒体多次报道了在村党支部书记杨少荣的带领下,锦星村荒山变青山的事迹。而记者此行却是采访锦星村的另一颗明珠——民族服饰加工厂。
见到记者的到来,杨少荣非常高兴地指着山下凹地里的一处建筑说:“看,那就是村里的服饰加工厂!”一边走,杨少荣一边向记者聊起服饰加工厂的情况。“作为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探索构建‘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共生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除了万亩林海还不够,服饰加工厂也是我们要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
锦星村以苗族人口居多,苗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89%以上,很多家都有自己制作苗族服饰的技艺,不过以往村民们只是家庭手工作坊,只能做到自给自足。
手工艺的单一发展缺乏生命力,不如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利用起来,办一个服饰加工厂,将苗族传统手艺发展为旅游商品,为村民们增加一个收入渠道。这样的想法一经产生,杨少荣便付诸行动。
为了筹建服饰厂,杨少荣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我们利用村集体经济资金和对广帮扶资金,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服装厂。2020年4月服装厂动工修建,今年4月份正式开业了。服装厂主要吸纳村里以妇女为主的闲暇劳动力,通过培训上岗从事订制生产。生产的服装除了满足本村需要,还销往了其他县份,也有旅游者们前来定制购买。”
杨少荣在小路边找到一株野生苎麻,用指甲将苎麻的杆剥成片状的麻茎皮,柔韧性非常强。“看,我们民族服饰的麻布,就是用这个制成的。村集体将苎麻籽分发给需要的村民,撒在自家闲暇的土地中种植。成熟后村民自行收集苎麻,通过剥皮、浸泡、捻线、绕团、上浆、纺织、蜡染等繁杂工序,才能制成麻布。制好的麻布以400多元一卷的价格卖到我们这个服饰加工厂。”
记者看到,在服饰加工厂的门口,挂着“锦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扶贫车间”的牌子,“哒哒哒”的缝纫机声从车间内传出来。宽敞明亮的车间内,几名务工的苗族妇女同志坐在缝纫机前,熟练地踩着缝纫机,鲜艳的布条经过缝纫机的压脚,制成精美的花边。
服饰厂负责人杨会向记者展示着:“这些花边是苗族服饰上不可少的装饰品,以前只能用手工一针一针地缝制,现在用缝纫机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杨会介绍,“服装厂涉及的就业人群不仅仅是厂里这几个人。只要是想通过服装生产创收的,他们可以在家里面工作。老百姓在家里生产布匹,可以卖给我们作为服装原料。我们把一些小型的零部件分发给想参与的老百姓,大家带回去加工好以后我们又收购回来。所以,我们这个产业可以惠及全村。”
在车间一旁的展厅内,陈列了各种款式的崭新的苗族服装成衣,而有两套看上去较为陈旧却制作非常精致的服装却被展示在正中。
“这是我妈妈自己做的衣服,把这两套衣服展示在这里,以展示我们苗族服装技艺的传统。我妈妈的手艺精湛,服装厂的技工都是我妈妈的学生。我们通过组织技能培训,让年轻人也有条件继承苗族服饰制作的技艺,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与妈妈相比,杨会除了继续学习服装手艺,还要负责管理整个服饰厂,组织人员加工服装,以及销售服装等工作。杨会时常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里面发布新制作的服装、买家秀,自己和孩子们也常常盛装出镜作宣传。
如今,锦星村的服饰加工厂远近闻名,吸引了不少邻村的村民前来购买。“我们正在琢磨着将我们苗族的传统手工艺转变为旅游商品,让来旅游的游客们能带走一份纪念,这也算是我们对苗族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杨会说。
与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相呼应,一辆满载着木材的大卡车“嘟隆隆”正从锦星村开往外地。杨少荣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的绿水青山已变成金山银山,希望我们的民族服饰加工厂也能成为一颗新星,通过产业化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散发出光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珩 申雨婷
编辑 韦一茜
编审 王璐瑶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