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成为旅游热地,打卡解放碑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而在这重庆最繁华热闹的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有一群民警一直在守护着“解放碑”这张城市名片,从标准交通指挥手势,到智能交通系统。
上游新闻记者获悉,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交巡警支队解放碑大队被公安部授予“人民满意基层单位”称号,被团市委命名为“重庆市首届杰出青年文明号”和“重庆市十佳青年文明号”,今年又被团中央、公安部评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交通手势是全市标杆
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解放碑大队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辖区内的临江门路口和较场口路口是分别进入解放碑地区的南北门户,黄花园大桥和黄石隧道是连接渝中半岛和江北区、南岸区的交通大动脉,人流、车流高度集中,交通压力极大。
在繁华地段上的挺立坚守,在群众中“曝光”度很高,这对负责辖区交通安全和畅通的解放碑大队民警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平均每日工作8小时以上,高峰期一分钟内做的转体动作、各种手势达30个,每天挥臂、转体、偏头等动作上万余次,几个路口不停息地疏导车流每天来回走动约7.5公里,三个月就要换一双鞋……”这就是解放碑大队民警的日常。
谈起几近“苛刻”的交通手势标准,大队长朱浪涛讲起了往事。解放碑大队的前身是交警总队一支队在临江门路口设立的岗亭,1994年设立后,被称为山城第一岗的临江门岗亭。清一色一米八左右的帅小伙,标准的交通指挥手势,成为市民关注乃至追捧的“焦点”。很多市民都专门跑来观看,有时甚至旁边的天桥上都站满了人。这是群众的鼓励和鞭策,更是交警的责任。从此,交通指挥手势必须标准成为他们的传统。
2007年,现任副大队长刘长明刚从警校毕业就加入到解放碑大队。刘长明是学交通专业的,刚进大队时还曾一度对交通指挥工作有些轻视。可当他第一次来到临江门路口,独自面对车流量极大的复杂现状时,顿感手足无措。看着同事们标准、流畅的指挥手势,刘长明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指挥手势,当标兵!”于是,他加入到单位制定的严格训练中:早上5点半起床晨练,6点半练习手势一小时,7点半上岗……坚持了半年,他终于赶了上来。就是在这样严格的要求和民警的自身努力下,大队交通指挥手势成为全市交警的标杆。
春去冬来,岁月流转。临江门岗亭和解放碑一样成了这个繁华地段最显著的地标,也成了许多老重庆人心底的记忆。
守护好这张城市名片
近年来,重庆成为旅游热地,打卡解放碑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为守护好“解放碑”这张城市名片,民警们创新总结出了“路口停车线前移”“设置可变车道”“变单项指示灯为多项指示灯”“增设导向车道”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路口通行能力提高15%,极大地缓解了拥堵。他们上岗时必带“快处三大件”:摄像机、录音笔、粉笔,方便快速固证,快速撤离。他们的事故快速处理速度在全市都名列前茅。
去年,解放碑步行街被评为“全国十大步行街”、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这对步行街周边的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放碑大队向科技要警力,推行自动拍摄智能系统,做到抓拍摄像头对解放碑商圈三横五纵的主次干道全覆盖,违停发生率下降70%。同时,成立了以青年民警和管委会城管队员为主要力量的突击队,专门管理步行街周边的秩序。从去年7月至今年11月,解放碑大队已保持辖区16个月“零亡人”事故发生。
上游新闻记者 谭遥 图片皆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