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以宫府楼营命名
49.西三旗站
乘坐运通103路、运通109路、运通118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海淀区的西三旗站点。附近有西三旗桥南、西三旗桥北、西三旗桥东、西三旗桥西等相似站点。
站名来历:在海淀区清河镇北的西三旗、西二旗和昌平区东南部的东三旗、东二旗四个村庄,因为以“旗”命名,不少人以为这几个村庄是由于清代的八旗军驻地而形成。真是如此吗?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尹钧科先生在《北京日报》发表文章称,西三旗等四个村庄的形成和得名,与清代八旗军并无关系,而是明代有一部分军队在这一带牧马的结果。
明代军队的编制,是在一些要害之地设置卫或所,以尽保家卫国之责。每个所统领两个总旗、十个小旗。每个总旗有五十名兵卒,小旗是军队的最基层单位,犹如今天的“班”,有十名兵卒。
为了抗御蒙古势力卷土重来,朝廷下令大规模修筑长城,还在其沿线设置九个镇,也称“九边”,派出大批官兵保卫边防。
同时,在内地设立了许多牧马草场和马房,抽调部分官兵专门养马牧马,以供给沿边驻军所需。
各小旗官军的驻地后来演变成村落,并以当时小旗的编号和所处方位命名。
西二旗附近的西小口公园——这个以“牧马”为主题的大型生态公园,再现了明代为朝廷供养战马的历史文化。
第二章 以宫府楼营命名
50.西二旗站
乘坐333路、392路、636路、运通114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海淀区的西二旗站点。
地铁13号线设有西二旗站。
站名来历:同上。
第二章 以宫府楼营命名
51.东三旗站
东三旗公交车站是北京交通网络的重要站点之一。
乘坐428路、487路、533路、537路、643路、860路、905路、922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昌平区的东三旗站点。
站名来历:同上。
第二章 以宫府楼营命名
52.东二旗村站
乘坐417路、533路、860路、昌27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昌平区的东二旗村站点。
站名来历:同上。
第二章 以宫府楼营命名
53. 张山营站
乘坐Y45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延庆区西北部的张山营站点。
站名来历:根据张山营镇名而来。
位于延庆区西北部的张山营镇,地处燕山山脉西北端,北靠燕山群峰,是由西部和北部进入华北平原的战略要冲,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朝在此地集中军民设立了军事戍卫机构张山营屯堡,张山营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镇里大部分村子都以营、屯、堡为名,例如胡家营村、姚家营村、东门营村、下营村、西五里营村、西卓家营村、下卢凤营村、上卢凤营村、田宋营村、辛家堡村、丁家堡村、靳家堡村、晏家堡村、小河屯村等。
张山营镇是晋、冀、蒙等省区进入北京的第一门户,有“京西北第一镇”的美誉。
第二章 以宫府楼营命名
54.古崖居站
乘坐Y40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延庆区张山营镇东门营村附近的古崖居站点。
站名来历:古崖居位于延庆县西北部一条幽静的峡谷中,是北京地区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代洞窟聚落遗址,开凿于崖壁的沙砾花岗岩石上。
附近的主要人文景观:
●延庆古崖居(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处千古之谜的人文遗迹。它是由一支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计有117个,成为我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此遗址已被评为北京市风景名胜区。
岩居洞穴有前、中、后三个部分,分布于海拔666米、约10万平方米的陡峭的花岗岩石壁上。石室或门户相望,或毗邻相近,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布局有方。
每间石室或长方形或方形,高度一般为1.5米至1.8米,深为1米至6米不等,大者约20平方米,小者约3至4平方米,有的是单间,有的是2至3室连通;套间有的平行,有的上下两层。
全部石室分布为楼层状,层与层之间有石蹬、石梯和栈道相连。
这些石室有门、窗、炕、灶、马槽、壁橱、烟道、储物间等完善的生活设施。窗户一般2至3平方尺,门有大有小,有的可以自由出入,有的只能爬进。门窗的上下左右均凿有对称的轴眼。前檐多凿有水溜,溜口直接进室,可能是为接水之用。
石炕也有两种,一种是在花岗岩上凿的炕台,下部无烟道;另一种是筑有回龙式的弯道,上面可以铺石板或土坯,在石炕侧端凿有石灶,灶下有通到石炕的下烟道。
“官堂子”是众多石室的代表,位于中间山梁处,类似古代的宫殿,不仅高大宽敞,采光条件极好,而且雕刻精细,内有石桌、石凳。石室内有4根石柱支撑洞顶,4柱中间是一宽大的佛龛。
古崖居石室建筑结构复杂,设计巧妙。其开凿的年代、历史、背景和用途,史籍中无确切记载。
在那没有现代先进工具的时代,先民们用笨拙的工具在花岗石上开凿这些岩居,得付出多么大的辛苦啊!
有的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汉朝边关士兵居住的军营;有的考证此乃唐、五代时期奚族人的家园;有的判断其为江湖上绿林好汉的藏身之地;有的推测这是中央王朝的政府行为,是官方的超级粮仓。
专家们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由衷感谢摄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