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光塔街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老友记之家)正式揭牌,我们辖内的残疾人朋友有了个温暖的“家”。也许大家会好奇,这个“老友记之家”到底有什么功能?它又有什么特色呢?今天,小e带你一探究竟。
来到麻行街32号,
眼前一栋砖红色的古朴建筑吸人眼球。
古朴的趟栊门、
精致的满洲窗、
雅致的小天井……
这些别具岭南风情的建筑元素,
让人眼前一亮。
走进去,
还颇有一种“家”的感觉。
体现传统岭南特色,营造亲和温馨氛围
为何要对光塔街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冠以“老友记之家”的名称进行挂牌?这其中可有一番名堂。在粤语里,“老友记”是好朋友、老朋友的意思。光塔街特意邀请书法老师方一平先生进行题字,如今大门牌匾上用甲骨文书写的五个字,均有一番意义在里头——如“老”字像老人拄着拐杖,“友”字像两手相交,有会友之意。
除了取名上的别出心裁,“老友记之家”在整体风格上具有粤式民宅风貌的特点。位于广州市传统中轴线西侧的光塔街,是典型的老街道,辖内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数量众多。红砖瓦房、趟栊门、满洲窗等都是老广们最熟悉不过的建筑元素。为让广大残疾人朋友有亲切的感觉,老友记之家在设计上体现传统岭南特色,如增设天井和庭院鱼池、摆放石板凳……通过注入生活元素,营造亲和温馨氛围,让残疾人朋友产生如在自己家中的感觉。
提供多元化服务功能,创新残疾人康复服务方式
光塔街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是在原工疗站基础上的一次全新升级。小e了解到,光塔街原工疗站的场地设施较陈旧,服务功能也有限。为了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力度,创新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方式,不断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老友记之家将提供办证咨询、日间托管、工疗训练、社区活动、康复训练、辅助性就业、帮扶等各类服务。目前已实现的功能区设置有:
自主生活馆:老友记在自主生活馆中,可以学习基本生活常识和生活自理技能,如烹饪、养生等方法。同时,大家还能自我规划,自我管理,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活动。
学习劳作室(技能培训区):老友记在此区能接受老师专业的指导,通过参加手工制作等各项技能培训,学习相关技能。日后,光塔街还将进一步提升授课老师的水平条件,让有条件的老友记拥有一技之长,从而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心理辅导室:小玩具、沙盘、邮筒……此功能区旨在为有需要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沙盘游戏能唤起童心,帮助人们放松心灵;残疾人朋友若是有什么心里话,还可以写信放进邮筒,等专业医生查收……日后,光塔街将串联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邀请专家学者与精防医生提供驻诊服务。
综合室:老友记能在综合室中进行类型丰富的活动,如参加培训课程、聆听讲座等。
多功能室(包含不同分区):
艺术调理区:老友记可以在此区进行各类型的文娱活动,甚至可以组成“老友记乐队”,在表演中增加自信,并通过表演融入社区。另外,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挖掘老友记的艺术潜能,提高老友记艺术素养。
体适能区:通过体适能训练,改善老友记的体质及机体协调能力,调节身心健康。
文化及作品展示区:文化墙可以展示老友记的活动或表演照片;产品展示区可以展示老友记的手工作品、艺术作品等。
农疗区:残疾人朋友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感受劳动与收获的喜悦,培养劳动意识;通过园艺栽培,提高艺术素养。
行政区:包括前台、办公室、档案室等,主要是对外提供政务服务。
(图片由街道提供)
探索基层残联工作新路子
新形势下如何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不断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光塔街以“老友记之家”项目为载体,探索基层残联工作新路子。作为“圆梦光塔2019”项目的主项目,光塔街党工委通过党建+公益的方式,采取公益慈善众筹,汇集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以精准服务、精准帮扶为切入点,开展各类惠民利民工程。
然而,老友记之家能顺利落成,绝非一件易事。从2019年被纳入“圆梦光塔2019”主项目,到2020年因疫情不得不暂停施工,再到2021年揭牌成立,它先后花了3年时间才完成设想构思、项目设计、装修施工等工作。
2019年,改造前的工疗站场地。(黄丽霞 摄)
2019年,改造前的天台。(黄丽霞 摄)
在这个过程中,光塔街积极调动党组织与爱心人士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累计接受捐赠的财物接近90万元。这是光塔街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通过街党工委搭台,链接各类服务资源,将其作为党组织、党员锤炼党性、服务群众的常态机制,构筑起一道党组织、党员为群众办实事的“风景线”。
下一步,光塔街还将探索购买服务项目、引入社会志愿团队等方式,不断丰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思路,着力构建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
光塔街诗书社工服务站社工耐心搀扶老友记家属上楼。(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部分图片见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