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帝国的缔造者平抑了士族的特权,得到了门阀,庶族,勋臣的共同拥护才得以开创盛世。唐朝开国元勋中不乏出身庶族甚至平民白手起家的豪杰,譬如大家熟悉的尉迟恭,位列外姓武将第一,以及瓦岗降将系。
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都连续打压士族,太宗曾修改天下293家士族族谱,打破过去的排名惯例,按照官位高低排列家族等级,贬抑士族,抬升勋臣地位。高宗武后开启北门取士,擢拔有才能的中下层文官予以重用,更是触动了关陇集团的核心利益,玄宗朝的几任宰相张说,张九龄等都出自武后提拔。
只是这样倚重军功勋臣导致了武将系统坐大,终于引发安史叛乱,平叛又不彻底,留下军阀藩镇,安史之乱到宋朝建立这两百年,军人政治如洪水猛兽,太过太烈太猛,透支了整个社会对军人的耐心。
宋朝缔造者自己也是得益于此,由于得国不正,畏手畏脚,又加上军功不足,威望不隆,难以推行深彻改革,防范军人政治重演成了第一政治正确,矫枉过正地依赖文官集团为臂膀,从此崇尚新儒家,万般皆下品,要以理服人的地主士绅登上权力中心,华夏文明从雷厉风行的壮年步入昏聩迂腐的老年,丧失了逐鹿天下,博得万国来朝的雄心。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启压制士族的先声,而唐太宗的谱牒改革就奠定了唐朝打压士族的政治风向,武则天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提拔庶族人士。唐玄宗一朝名臣多出自武则天提拔,开元后政治衰败主要原因还是在玄宗身上,李林甫之前的张九龄同样出身庶族,不加防范让安禄山身兼三镇的只能是玄宗。
而唐朝的节度使权力逐渐失控则是更深层次的原因,睿宗时节度使只掌握军事权,玄宗时代十大节度使同时掌握辖区的军事,行政,财赋三大权,形成方镇之势,实在是玄宗自以为能够驾驭,结果年老懈怠,有始无终,贻害千年。有唐一代军人地位太高,这与缔造者唐太宗的能力,出身以及身边利益集团的构成有莫大关系。
身兼四镇的王忠嗣,这才是玄宗朝最大的军头,军事能力最强,因为功高被李林甫嫉恨,诬陷联络太子,被玄宗贬退早死,他若不早死可能不会有安史之乱。张九龄和李林甫的退进,本就是玄宗怠政的表现,张九龄每每犯颜直谏,李林甫巧言阿谀,又联络武惠妃,还酿成废瑛太子之事,张九龄被贬后政治风气也随之败坏。
张九龄和王忠嗣都曾预判禄山必反,可惜都被自信过头的玄宗忽视,后来玄宗在蜀中追悔莫及。胡人军头并非致乱的根本原因,安禄山进逼潼关时,玄宗对哥舒翰,高仙芝等节度使都足以驾驭。根源还是玄宗人到中年不复少年时的进取正气,没有了识人之明,用人气度,连连贬死贤相良将,导致内外风气溃烂。
这就是唐朝能够开创盛世的原因了,太宗能够同时得到士族,勋臣的共同拥护,正是平衡了两方的利益。不过由于太宗乃军人出身,军略无人能及,又因军功而得大位,自然而然强化身边军人地位,他自己当然可以驾驭,玄宗想要效仿先祖就力不能逮了。
南北朝时期士族虽然不善武力,但是常年战乱让他们懂得如何聚拢力量以自卫。唐建国之后天下承平日久,士族也就专心于政治斗争而忽略了军事自卫,安史之乱使天下重回战乱,士族就是战乱中特别有钱但无法防备的“资源”,在安史之乱过程中受到大规模的抢掠与伤害,士族的覆灭来自于这场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