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如果赵括对手不是秦国,或者说换个地方,哪怕对手仍然是白起,赵括也未必会输,不说秦军少量骑兵竟然真能完成切割包围,就说秦军围赵军本身兵力就不够,大概率依仗补给线短,制度优势,征召了大量士卒,才能坚持包围那么长时间,毕竟秦军最后死了二十万人,按照原来兵力60万,包围也就剩四十万人,最后赵军被坑杀40万。
因此,赵括输,不能简单归纳为能力不够,而是整个国家的决策,制度就落后于秦国,除非把韩信换上去,其他人估计都没戏,赵括如果生在其他时代,可能也是一代名将。那马谡来跟赵括比,本身就是笑话。
赵国当时除了军事勉强能跟秦较量,别的都被秦吊打,特别是经济,秦有关中平原,大量肥沃土地,赵国北边穷得要死,还要防着少数民族和燕国偷袭,应该支持不了太大军费开销,所以赵王的意思是速战,而且秦王放下身段亲自去征兵,十五岁以上都充军也表示了赵国给秦的压力大。最重要一点,赵括和军队一起战死,不是向马谡一样逃回来。
相对来说,马谡可能更菜一些,本来他光听诸葛亮和王平的就完事,他非要学人家置之死地而后生。马谡是违背了孔明的命令而被干掉来说,说明在他的预案当中,这地方是守得住的。
马谡真的是不杀都不行,第1次北伐真的是最好的一次机会了,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三个郡望风而降,其他地方也都快顶不住,只要他可以守住一个月,等到孔明消化了凉州诸郡,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样子的情况肯定比现实版本好很多,起码在孔明这十几年,割据陇西,进逼关中,能够做到不是梦,结果马谡这么一搞就完蛋了,后面人家就有防备了,可能性就更低了,真的是替孔明惋惜。
孔明第1次带了8~10万人出战,可见真的是全力以赴了。赵括在负责任方面而言真的比马谡强,起码赵括还战死沙场了,马谡直接弃军逃跑,连累人家。马谡这个人长于谋划短于治军,如果王平主将马谡副将,说不定还行,主要马谡没有
威信
,士兵不听他的,马谡的战略眼光很不错的,上山也是认为平地守不住灵机应变。
赵括是面对着整个秦国和白起,甚至要算上赵王,说实话,败得不冤。要知道为了骗赵国换下廉颇,秦国是合着全国之力演了一出白起被禁足,然后全军前线口口相传怕赵括。然后赵王信了,说实话,这情形,赵括想不上战场根本不可能。而之后,赵括的表现够可以的了。和白起杠了几个月,才败下来。也许赵括确实菜,但以白起为对手,咱知道了他的上限,却不知道他的下限。
马谡确实有政绩,但跟诸葛亮提的攻心策略诸葛亮压根没搭理他,反而是雷霆手段收服南中,采取扶持汉族大户打压少数民族的政策。马谡和赵括面对的剧本难度也不同,一个是大规模作战面对战国第一人白起,一个是兵力相当而且有城可守面对当时名将。赵括被围尚能收敛败兵突围多次,马谡兵败自顾自逃亡。
况且赵军四十万是伤了国本,马谡失街亭又何尝不是断送了北伐唯一的良机,取陇右时正赶上都督郭淮回长安述职,此后郭淮常驻陇右,唯一一次防线空虚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扔了,此后蜀军再难出祁山一步,我觉得这也算动摇国本了。非要比较的话,马谡打仗,比赵括菜,但治理郡县确实有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