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天高气爽,暖阳高照的时候最适合外出游览。远的地方走的劳累,就只好在武汉城市周边逛逛,到了远城区蔡甸境内,在沪聂线周边的侏儒山街道发现了一座侏儒山。名如境地,这座山海拔不高,地处城市郊外,山上依稀可见一座凉亭,意境幽深;不仅如此,山中腹地曾经还爆发过一场大的战役,如今也是红色教育基地。寻着山路走一圈,上到山顶鸟瞰风景,瞻仰战斗纪念碑,令人肃然起敬。
由于地处城市郊区,前往侏儒山,虽然大的交通线路很单一,但实际上沿途车况和路况都非常好。从武汉市区走的话,近的地方,可以直接在蔡甸境内的东风大道径直向西,依次穿过白鹤泉西街、永兴街,再到沪聂线上,到达侏儒街境内时注意路边的宣传牌,适时转到辅路上即可。倘若在市区其他地方,推荐直接上绕城高速,转到武汉西下,之后再顺着白鹤泉、永兴街这个顺序走。时下非旅游旺季,郊野线路车次少,自驾来回,沿途干扰少,非常顺畅。
进出侏儒山,有从山脚延伸出的马路,连接着沪聂线。马路新修筑的,路标、路灯等成色很新,加上沿线的植被和灌木丛茂盛,驾驶体验良好。走到这一条马路一半的时候,远远就能看到一座牌楼,掩映在群山和民居建筑之中,赫然立在马路中间,上书“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借此可见,当年那是一场战役级别的战争在此发生,那么规模必定不小,加上武汉历来是中部重地,有此战役,惨烈程度估计很大。这当中,一定有很多英勇先烈和激昂的故事,被历史尘埃淹没。
过了牌楼,马路依然畅通无阻,一直拓展到最近的村庄里面,快要无限接近山脚了。这一带实际上不只有侏儒山,还有很大范围的村庄和民居,它们建在山脚,居民的生活长此以往,历经岁月洗礼。看到山脚的土地,既有农田还有水塘,营造出的依山傍水的生态,也算是一方生活的好地方。侏儒山博物馆、侏儒山游览,来往的路线都经过改造,还建设了很多路标和设施,既有现代化的时尚,又有接地气的生活氛围,基本上让人忘了是来游览,变成纯粹的乡野探风。
走到侏儒山山脚,氛围一下子变了,主要是环境更加幽深,有种“深山老林”的即视感。比如山道两边有厚重的密林,香樟树、杨树,树龄很老,有几株大树看着至少有几十年树龄,树冠遮天蔽日。高大的树冠,显得山道很狭窄,上面还长满苔藓,几段小水槽,留着泉水,偶尔一阵麻雀飞过,冬天的清冷意境分外突出。僻静的小众景点,人气不高,我们几个人走过来就已经打破了寂寥,显得很热闹。再看路前方,还是密林阵阵,山路显现,这个规划建设者们确实很用心。
上山道,路转折,最明显的是步梯,沿着崎岖山势打造出来的。步梯很宽,大概有两米以上,横亘在前,因为坡度不大,看着视角很正常,一步一个脚印,规规矩矩。有意思的是,这种步梯山道是后期拓建的,水泥和石头混合,两边的山坡是自然土质,长满杂草,一路向上攀登,泾渭分明。同样因为地势不陡峭,也省去了步梯两边的栏杆,直接用竹篱笆代替,看着毫无违和感。年轻人一路带小跑,很快登上山顶,曲折环绕的足迹,看着近在咫尺又远在脚下。
侏儒山的山顶有座“铁军亭”,寓意不言而喻,它与山下的博物馆都属于红色教育基地的组成部分。实际上,类似的教育基地的确应该多多普及,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熟悉历史,感知先烈们的英雄,更加明白当下的生活来之不易。站在铁军亭上,鸟瞰到整个侏儒山街道的全貌,有乡村和马路,还有不远处的高速和森林。没有高楼,没有商业圈,附近的景致,更像是纯粹的乡野状态,村民们生活在此多年,早就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安静得扎根生长。
从地名介绍来看,侏儒山附近的这个村子在沪聂线周边,叫中湾和项湾,还有一座叫土龙村。自驾车的话,路线很明朗,如果是公共交通,目前有224路和256路公交车,在土龙村公交站下车即可。由于是郊野线,实际上发车频次不是很高,不过,坐一趟的话,有种乡村巴士的感觉。在侏儒山走一圈,再下山到附近逛逛,还能收集点农产品,郊野专线,图的就是这个自由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