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路,是一眼望不尽的峁梁连绵,沟壑纵横。飞机、火车、汽车,一路辗转奔波。九月的榆林生机盎然。湛蓝的天空下,清澈的榆溪河穿城而过,滚滚的黄河水九曲连环。这里是全国绒山羊和滩羊生产优势区,觅食的牛羊在长满青草的河滩上悠闲地漫步吃草;这里是全国著名的马铃薯优生区,马铃薯是餐桌上的必点菜,“黑愣愣”“洋芋擦擦”“土豆凉粉”……农家人“离了洋芋不会做饭”;这里是全国红枣五大产区之一,黄河岸边枣花盛开,静静酝酿着又一个丰年。
眼前苍翠葱郁的榆林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经的面貌。过去好路难寻,吃水靠担,靠天吃饭十年九旱,日子过得“叮当响”。而今村村通油路,火车开进城,产业就在家门口。“村村过硬、户户过硬、人人过硬”的高质量脱贫,让这座“曙光之城”挪了穷窝、拔了穷根、有了产业、奔向小康。怎么样看待中国长期存在的绝对贫困?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武力研究员从经济史的角度梳理了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历史脉络:“古代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但近代中国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农村黑暗、农业凋敝,广大农民极度贫困。”武力指出,中国实现了农村整体消除贫困,书写了人类反贫困史的新篇章,给世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减贫事业的成功,在于党的领导,在于党中央的“脱贫攻坚”的决心和部署,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以后,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来。“相比之下,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是综合性的发展问题,复杂程度更高。”武力强调,乡村振兴需要多样性的体制机制、多样性的办法,应避免出现“一刀切”。
在脱贫攻坚成果中,有大量的实践和创新能够为乡村振兴所借鉴:在帮助脱贫人口实现产业发展和稳定就业与实现乡村产业做大做强方面找寻合理的平衡,做好科学的产业布局规划,在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的同时,充分借鉴产业扶贫的经验和模式,建立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可长期受益并有利于能力提高的利益联结机制;在生态宜居方面,要尊重农民的利益和自主性;在脱贫攻坚时期,教育、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地增强,在乡村振兴时期要更注重质量的提升,需要创新性的政策和方式加以解决;脱贫攻坚时期各地创新的道德银行、红黑榜、帮扶责任人等激发内生动力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完善并用于乡村振兴中。
脱贫攻坚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与农民的关系,通过政府、市场、农民三方合力,汇聚全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和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脱贫攻坚更多依靠的是外部力量帮扶,乡村振兴重在依靠改革创新,形成可持续的内生发展机制,农村体制改革、机制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造和营销变革等,都是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投融资等方面建立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振兴模式,针对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不同类型的村庄,采取不同的振兴模式和政策措施。(何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