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地方,让更多群众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发展,激发相关产业富民长效动能,应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近日,笔者对家乡原平同川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发展乡村旅游的要素进行了一番思考,形成了一些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同川位于原平市东南部,东邻五台县,南接定襄县,西依子干乡,北靠苏龙口镇。区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余人。境内三面环山、一水长流。十几座大小山脉绵亘于西、北、东三面,成为同川的天然屏障。一湾同河,从西北深山流出,沿河加入几股支流,于境东南汇入滹沱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与周边不同的小气候。据资料显示,同川年均气温8~10℃、年均降水量450~500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适宜梨果树生长,是全国重要产梨区之一。早在唐代就开始栽种梨果树,驰名于宋代,明洪武年间就被誉为“梨果之乡”。过去,同川种植有夏梨、油梨、黄梨、夏果、苹果等,上世纪70年代末进行过一次嫁接换枝,将大部分梨树嫁接成了酥梨。1986年“同川酥梨”被评为全国名优稀特产品,同川也被确定为酥梨基地。2005年,同川被评为山西省农业示范旅游点。
同川的文物古迹遍布全境。有旧石器时代的刘河底(实际在东阎庄境内)遗址、白沟遗址、东社(实际在与东阎庄接壤处)遗址、赵村遗址,新石器时代的王北尧遗址、王南尧遗址、南寨遗址等。同川境内的古镇古村也是历史悠久。有北魏的永安镇,明代的北河镇,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东社镇,东晋时期的晋贤故里上社村,北魏重镇里城村,隋代县邑城头村等,整个同川,如同一座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博物馆。
同川古今人物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自辛亥革命以来,同川涌现出将军40余名,走出同川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有影响的名人志士上百名。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同川人凭借吃苦耐劳、坚韧守信的做事风格,从推销自产梨果到贩运销售南方水果,再到进口国外水果,直至当今在南方和国外租地种植水果,涌现出许多商界精英。通过携亲带友不断发展,目前在全国各地经营水果生意的同川果商有一万多人。为充分利用同川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笔者建议:
1. 在发挥好传统梨果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为此,相关部门可组织专门队伍,深入进行综合性旅游资源普查,制定出整体性旅游发展规划,形成年度实施方案,最终实现全域旅游格局。
2. 统筹谋划、精准施策,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堵点、卡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健全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体系。确立“爱国当爱家乡,兴邦先兴故里”的理念,为同川的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出力出资出主意。
3. 立足区位优势,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特色产业,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农业、加工业有机融合。
吃:提供绿色、有机食品,突出当地特色主食和菜品。住:要高、中、低档同时设置,以中档为主。各村村民可根据房屋情况开设旅馆,开办农家乐,打造“同川人家”民宿品牌,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行:境内交通便利,338国道横贯东西,县乡公路贯通南北,通村公路连通所有建制村。随着道路进一步畅通,长短途客运发展,将大大方便游客的通行。游:一是要突出生态环境,已有的两万多亩梨果树就是很好的基础。每年4月下旬,梨花次第怒放,若白云落地,似雪花绵延。秋天,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一条条沟一道道梁,硕果累累,如入梦境。初冬,一株株缀满红叶的梨树傲立山野,给人以蓬勃的生命张力。购:要主打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品牌,这就需要从养殖和种植各环节把握。养殖上,需发展小型养猪场、养羊场及农户、林下、山坡养鸡、养兔等,配套种植紫花苜蓿、黑豆、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既为游客提供绿色肉蛋奶,又为粮、菜田提供农家肥。娱:各村可整理收集传统的表演,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娱活动。镇文化站可进行集中培训,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争取各行政村都有自己的人才和绝活儿,必要时可以相互借调,也可邀请游客参与。
4. 旅游业说到底就是服务业,服务是吸引力,也是竞争力。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能让游客怀揣渴望而来,带着微笑而去,游客才可能再来,而且才会鼓动别人也来。这就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与职业素养,规范其经营行为,用优质的服务证明同川旅游产业的品质。
综上所述,只要同川的广大干部群众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突出乡村旅游,通过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乡村,假以时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定会是一个美丽富饶、当地人热爱、外地人向往的同川。樊鹏威
来源:忻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