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门头沟 | 天桥浮里的岁月风云!
“天桥浮”这个几乎被历史湮灭的名字,在人们重新开始崇尚历史文化的今日,又被人们记起。她位于“门头沟”(圈门里)中腰靠北的一块台地上。背靠九龙山,南邻泄洪沟。古代重要交通要道玉河古道穿村而过。站在村东口过街桥上东望,可俯瞰门头沟明清时期的十里商业长街;放眼看,永定河廊道犹如玉带由北向南飘去;再远眺,目之所及,繁闹的京城依稀可见。在京西古道最繁盛时期,这里可谓是风水宝地。
这里是京西煤业的发祥地。自辽金时起,大小煤窑就遍布整个山坳。明清时期,京城百万人家炊爨全仰赖西山之煤。天桥浮曾一度成了圈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随着历史的变迁,民国开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东移。天桥浮也走向了衰败。寺庙、老宅、古道都掩埋在历史的废墟之中。
门头沟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门头沟四大门,齐马梁段出能人,梁家出了个梁作舟,段家出了个段玉淳,齐家发达齐铁茂,马家兴旺马翰林......”。
提起马翰林,那可是天桥浮人引以为豪的人物。他生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名马云章,字相如。清咸丰九年考取功名进翰林院。后历任文官、御史、刑科、礼科、兵科、工科等职。由于他“才具开展明敏,辨事精详认真,堪胜繁缺之任”,更因他勤政爱民,廉洁奉公,赢得同僚及一方百姓的拥戴。同治、光绪年间官职一路晋升,直至陕西督抚,官居二品。是至今有证可考的咱门头沟出的最大的官员。他的故居遗址就在村中老槐树北侧高台上。解放后马家后人,把老宅捐给了政府,后又成了羊圈。
如今马翰林故居,一道弧形文化墙,围住了旧时据说是马家的花园。北面靠山墙有一座暗室,里边很坚固,一条暗道不知通向何处。庭院前,古街、草坪、凉亭,构成了一幅田园画面。
天桥浮有“见桥不走桥,走桥不见桥”之说。“见桥不走桥”指的就是村东口的过街桥,是天桥浮村标志性的建筑。桥上古老的三义庙,已被修葺一新。这里曾是天桥浮村民的公议所也是马相如和《齐家司志略》的编者王金度一起办学堂的地方。
近代史上,天桥浮也有一笔重彩,那就是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天桥浮阻击战”。1948年1月,北岳军分区独立团和中共宛平县委为配合解放军攻打南口的战役,牵制驻守在门头沟的国民党军队而进行的一场战斗。至今,在过街桥两侧的山脊上,国民党军队修筑的工事,完好的存留着。一组新修的战斗雕塑,屹立在三义庙东南角。
现在,进天桥浮村得走公路绕行。一座新建的过街楼非常气派地矗立在村南口,为天桥浮增添了几分重量。
今时再上天桥浮,历史的陈迹从荒草中被重新开掘、复原。百年前的辉煌,让天桥浮人找回了自信!更让门头沟人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来源 | 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