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小石村是我儿时常去的地方。
那时,村里有个跃进煤矿,因为有亲戚住在这儿,一到暑假,就爱往山里去。记忆里,在车里睡了醒,醒了睡,有时还会因山路颠簸晕车,但总归下了车,便漫山遍野疯跑。
后来,2008年汶川地震,小石村受到波及,村子慢慢沉寂。我一直在外读书,这座村子连同儿时诸多人和事一起,消失在了记忆的边界。
一个多月前,因展览「乡村建设: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实验」,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本打算看完展览后匆匆离开,没想到,被位于分叉路口的一间厕所吸引:
大屋檐,双向通道,一面是缘山而建的楼梯,一面是加宽的无障碍通道。极具“自然主义”的设计,内里设施高端智能,甚至能听见山崖的流水。
不止是我,当天来往于此的许多游客都为这座厕所驻足。于是,编辑部当即决定多留些日子,深入看看这座山村的变化。
走访当中,我们常常听见三个关键词:“大屋檐”、“李烨”、“岳付飞”。岳付飞是小石村的书记,四年多的时间里,由他请来的李烨团队以建筑为介入,在村庄里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实践,其中,最为核心的设计理念莫过于“同一屋檐下”。
但这一次,我们采访对象不是建筑的设计师,也不是村子负责人,而是把话语权交还给生活在这座村子的村民们,在年复一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里,他们最为知晓这座村子的变化,及其为当地带来的影响。
此外,由于受访对象诸多都是熟识人,比起一场采访,这更像是一次探亲。
01/
林宿、溪驻、山宿,
屋檐下的小住酣眠
秋冬季节的清晨,站在山顶眺望,小石村蒙上了一层雾,个把月前,这里刚刚举办过2021中国民宿产业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彭州龙门山民宿发展大会。
合村并镇后,身为龙门山·柒村之一的小石村,与庙坪村、涌华村一起并入金城社区,归属彭州市桂花镇,常住人口4000余人。带路的村民有些自豪,指着远处说:“看,那匹最高的山,现在也归我们管。”
村子更新后,一座座“大屋檐”建筑落地生根。作为重点业态,民宿产业逐渐兴起。位于半山腰上的「小石记林宿」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到时,村民何银正坐在院坝里喝茶,她本是一位全职妈妈,「林宿」打造起来后,从家庭回归职场,负责这里的整体运营。
这间民宿刚开业不久,前身是一所废弃的幼儿园,经重新打造,建出了以“竹林七贤”命名的七间房,同时拥有极佳的休闲观景区,配备诧寂风满满的茶室与一汪热气腾腾的汤池。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里的公区,依山傍水而建,享受着天然的山村风景。沿着路畔的阶梯而上,首先入眼的是一座院子,院内有一颗桂花树,系原屋主毛爷爷的父亲在他儿时种下的,少说也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不远处的「柒宿·溪驻」,也能闻见桂花香。负责人钟红苗是都江堰人,小石村重生后,她从家乡来到这座村子上班。
这是一家临水而建的亲子主题民宿,由一间破败的豆腐工坊改建而来,共有10间房,部分房间设有滑梯。“所有设施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小朋友的身形高度,容易碰撞的地方都贴上了温馨提示。”钟红苗介绍道。
图源/柒宿·溪驻
在这里,客人们要是睡得沉,赶上饭点,可直接到下沉空间的户外平台,选一处靠近溪边的位置,吃顿优雅的西餐,或温暖的汤锅。同时,民宿还不定期开放扎染、糕点制作、坝坝电影等亲子活动。
于当地村民而言,加入到民宿运营是一种方式,此外,共享红利又是另一种方式。比如,在小溪的对岸,还有一家「山宿」,与「林宿」同为小石记系列。
作为小石村开放的第一批共享民宿,「山宿」的空间来自村子里的闲置房。由村集体出面将村民的二楼租下,整体改造后,交给第三方公司运营,最后由村集体、村民、运营公司按照30%,30%,40%的比例进行分红。
游客来到这里,将与村民同吃同住,暖黄色的竹子搭建起楼梯,连接起上下楼特有的人情味;叠加屋檐的设置,又留出充分的私人区域,保持恰好又安全的距离感。
有意思的是,参与分红之外,村民还加入到民宿的大小事务中,再次创造增收。比如,附近村民常常提起的王大妈,就在自家的民宿里做保洁。
每日管家的信息一来,她便开始着手准备早点。一碗香甜的小米粥,小石村特产的玉米馍馍和麻饼随即放在了屋外的小公区,王大妈会招呼客人趁热吃,后回到一楼,继续操持手上的活路。
02/
蜀中糖门,
甜丝丝的小石暗器
市区里的桂花香过之时,叫“桂花”的小镇里,同名花朵开得正灿,小石村也不例外。转完民宿之后,正巧遇到毛爷爷回老院摘桂花,说是要送去神秘地方。
遂跟上前去,下坡再上坡,来到了「林宿」对面一家手工食品体验坊,名曰「蜀中糖门」。名字借力“神兵”,十分有趣,进入坊中,才知这里最厉害的“暗器”,竟是糕点。
小石村原属磁峰镇,本就以麻饼名震江湖,「蜀中糖门」来了之后,以创意糕点续下缘分的同时,还解决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
主理人巫姐,系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工厂原址在三圣乡,于今年中秋前夕来小石村扎根。
印象中,这里曾是一所小学,学校搬迁后,曾一度作为村里的鸡舍。毛爷爷的爱人刘老师,以前就在这里教书,退休后办了多年幼儿园,现在跟着巫姐做库管。
如今,新修的厂房,卧在山崖之上,依然采用“大屋檐”设计理念,整体结构呈狭长分布,以灵动的水波为形,同时顺应高低起伏的地势。
打头的,是一间展厅,展示「蜀中糖门」的出品及小石村农副产品,往山头伸出的露台,可以俯瞰整个小石村景色。
沿厂房一侧的参观通道,将依次路过配料间、搅拌间、成型间、烘烤间、冷却间、包装间……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流程,通过毫无遮挡的透明落地窗,将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在来人眼前。
巫姐说,“水养万物,食也养万物”,大抵如此,「蜀中糖门」跟这座大山像天生便有的缘分似的,一拍即合。
来到小石村的第一个中秋,首秀“黑金酥”便成为网红爆款,因小石村地处彭州边界,距都江堰也不远,附近的民宿常常来此订购。
如此一来,导致销售链还来不及搭出村,糕点已经售罄;糕点的花样,也常常推陈出新,摘来的丹桂,便是新品“牛牛烧”里的关键食材。
说糕点是暗器,不仅因为它的味甜,更因为它背后所牵引的活力甜到村民的心坎里。
有像刘老师这样的退休人员被返聘到这里,更多的是年轻劳动力的加入,大家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在这个曾经一度没落的小山村,重新建立了和谐的生产场景。
03/
下厨、摘菜、逛市集,
山村里的共享时光
山村里从来不缺乏美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炊烟袅袅。
路过蒲新路小石村段,会看见一间依山傍水的餐厅,屋瓦隐于林间,灯光温暖。它叫「山野厨房」,是小石村的共享主题餐厅。
图源/山野厨房
厨房的院落大门向路畔敞开,同时,早起的客人还可以沿着山宿一侧的小道,慢悠悠地从小门溜进。
负责人廖三怡原本在城里打工,乡建的红利在小石村催生新的业态后,她索性辞职回家,来到了「山野厨房」。
这是一间以“共享”为理念的厨房,为小石村的共享民宿提供配套餐饮服务,同时也对外开放。
它向来人提供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
或是点餐,没有固定的菜单,菜色以时令为变,皆是地道的农家新鲜菜;
图源/山野厨房
或是自助下厨,在大厅隔壁有一间提供日租服务的「共享小厨房」(民宿客人免费),各种厨具与粮油佐料都齐全。
租用厨房的客人,还可以提着篮子,免费前往河畔的「共享菜地」摘菜,从丰收的喜悦开始,每一步都亲力亲为,体验一日三餐的质朴与快乐。
廖三怡每日都在这间厨房里张罗,这是她的工作主场,亦是生活主场。和她一样重新回到家乡的年轻人还不少,“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同时还可以兼顾孩子和老人,谁还愿意忍受异地别离呢?”
客人当中,常常有驱车而来的亲子家庭,又或是几个小年轻,他们喜欢蹲在菜地里听鸟语虫鸣,打趣摘菜,饱餐一顿之后,便沿着菜地那头的小桥往河对岸走去。
这儿原来是一片荒废的土地,现在是「溪边亲子乐园」,不定期举办市集。摊主们的小帐篷隐于山谷之中,咖啡香与面包香四溢,耳畔是溪水潺潺,抬头便是蓝天白云,再往深处走,还可拾阶而上,通往更高的山峰。
04/
大院、长廊、五统一,
暖烘烘的乡村日常
除了建筑空间的更新,村里还设置了志愿者服务站,为村民服务,也为前来旅行的游客指引。
李三姐便是志愿者服务站的一员,办公地点就在文化大院不远处。每天看着往来的村民,从各家的大门里钻出来,走进「文化大院」的屋檐下,走进「文化长廊」的屋檐下,走进「五统一」的屋檐下,劳作、喝茶、娱乐、歇息、买卖。
各家各户的屋檐仿佛都经由这些公共区域聚合、伸展,将村里的家常、趣事、能量聚集起来。这是小石村不断更新所带来的另一面效应,将传统的、典型的乡村生活从老旧的、闲置的公共空间里请出来。
可包容一切活动的瓦屋顶,成为李烨设计团队的切入点,也成为「文化大院」、「文化长廊」、「五统一」在内的公共空间的共通之处。
位于李三姐工作地点对面的「文化大院」就是村内第一个建筑实验。
「文化大院」所伸展开来的大屋檐,容纳了村民的日常交流,也囊括了更多的公共功能,如日间照料中心、夜校、健身房、忠孝文化展厅等。这意味着村民的日常生活将更为丰富。
在「文化大院」建好后,村民们也习惯在饭后散步至此,坐在大屋檐下的竹藤椅上交谈,喝一口自己带上的茶,抬头就能看到那片穿过屋顶的修长的竹林,村内的生活图景又鲜活了起来。
「文化大院」不远处,是「文化长廊」。这里就功能性而言,更为简单,但展开的生活方式,更为热闹。
一条几十米长的蜿蜒长廊,是避开马路的宽阔通道,也是极好的买卖地。清早,村民们用竹篮将新鲜的蔬果提到长廊,在廊下售卖。爷爷孃孃们,踱步至此,买些新鲜蔬菜,遇上熟人,就顺势坐在石凳上,摆上几句。
伸展的屋檐遮蔽了常年的雨水,庇护着村民的亲近,包容着更多的可能性。
「五统一」公共空间与「文化大院」的功能互补,则聚合了村内更大型的生产、生活活动。洗衣晾晒、农具存放、谷物储存等在空间设置上彼此独立,又经大屋檐衔接。
如清洗区、农具及谷物存放区等部分需“刷脸”进入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居民日常作业的私密性与安全性。
小至洗衣晒谷等琐碎的生产,大至关乎红白喜事的坝坝宴,都能在屋檐下展开。村民关系随着一次次收获与迎送,在大屋檐下不断聚拢。
● ● ●
小石村的更新实验,不仅通过“旧物改造”“闲物招领”等方式更新着旅行者的体验,更为原住村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座没落的煤矿村,曾经面临着劳动力的流失,村民们说,“能走的都走了,走不掉的,因为孩子或老人”。但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场逐渐的回归。
游客们来到这里,因各种业态的兴起,过去马观花式的半日旅行,被延长为两天一夜的深度游:白日里,在市集听音乐喝咖啡,在柒村艺术设计中心观展,在文化大院里听乡里乡亲的龙门阵;晚上就在溪边、在林间、在屋檐下,与龙门山共呼吸,酣睡到天明。
流落在外的游子还乡,村子的发展同时吸引着外面的劳动力,他们一起在这里劳作,享受着大山的红利与风景。
● ● ●
编辑丨皮云小分队
未标注摄影丨皮云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