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社公信仰文化

旅游 石龙街坊 2021-11-16 19:38

原标题:石龙社公信仰文化

点击蓝字关注石龙街坊!

欢迎大家把石龙身边大小事、石龙家乡风景分享到石龙街坊,让全镇人都可以更了解石龙。石龙有你更精彩!

在农业立国的中国封建时代,人们相信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以至山川河流都各有神明,支配着农作物收成的丰与歉。社是土地之上,稷是五谷之主,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民生日用和衣食所需皆取自土地;谷物赖土地而生;人非土不住,非谷不食,因此,社稷就成了主宰农业之神、生命的根本。这是自古以来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

社坛,又称社稷,社主,俗称社公,供奉社稷之神。在贵桂地区对于社公的的信仰与人们生活有着不解之缘。在我国很多地区都解释社公就是本境土地,而在我们贵桂地区均认同社公是人文初祖—伏羲。因此在农村社坛是建造一间两三尺高的小屋,里面供奉一男一女的神像,男的头戴平天日月帽,身穿龙袍,手持玉圭;女的留有发髻,插有凤钗,身穿花裙。一副雍容华贵,端庄而慈祥的样子。有的社坛就只供奉一块石碑。人们每逢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都要敬奉社主。

我们本地均认同社公是伏羲姐妹,自古有“伏羲姐妹造人民”之说。伏羲姐妹的传说大体是这样:早在远古洪荒时代,天塌地陷,洪水泛滥,到处是一片汪洋,天水相连,世上大部分人都在灾难中死去,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俩。为了繁衍人类,盘古命其兄妹结为夫妻,他俩不肯,后来想个占卜的办法,让伏羲、女娲各在东、西一个山头上,每人持一扇磨,从不同的方向往下滚,如果到一起,就担任起传留后代的任务。开始两扇磨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但到山下两扇磨却改变了方向,在两山之间洼地处相合在一起。伏羲、女娲不敢违反上天的旨意,于是结为夫妇,生了许多儿女,成为我们的祖先。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人文初祖,便在建村庄的同时就要先立社主,祈望能够风调雨顺,物阜民康,祈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社公一般三年做一次集体祭祀,就是所谓的“安龙”,也叫“打醮”。一般选在冬至前后进行。冬天到了,农事也暂告一段落了,农民们为了感谢神灵带来一年的收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种祭祀活动也在农村上演,以此来消灾免难、祈求社神的赐福与庇佑。这种活动首先是择好吉日,把社公神像用柚子叶水洗干净,请画工彩绘一新,俗称“更衣”。然后请道士举行打醮法事,仪式简单的做一夜,隆重的三天三夜,根据人们的意愿而办。因为道士在法事中用米来筑成一条“米龙”安放在社坛前,所以也叫“安龙”。

上图为东安街社公

上图为东安街安龙社公时编者康师傅自己摆出来的米龙

石龙的百姓都非常重视对社稷的祭祀,其后也就产生了春社、秋社的祭典乃至相关的节庆活动。春天播种,祈农事顺遂,风调雨顺;秋天收获,酬谢社稷之神赐与五谷,使一年生计有着。老百姓生活安定富足了,才能谈得上国有所倚。因而,社祭逐渐成为一种贯穿着华夏历史的信仰文化。

康师傅工艺美术彩绘神像作品

但是在“民革”时期,各地的神坛社庙均受到程度不同的破坏,有的被打成碎石了,有的被打断头了,只有些村庄闻风不忍心让自己村的社公也遭到破坏,连夜把社公像放到池塘里藏起来,才免遭此一劫。后来到1980 年后,政策改变了,允许宗教信仰自由,各村逐渐又兴起重建社公的潮流,社公信仰一直盛行到如今。但是这种风俗去掉其中的迷信成分,的确是一种人类发展的精神文明遗产。

END

来源:潘健康

把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微信是对石龙街坊最大的支持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