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省扶贫办公室)
正是橘黄时节,站在九江市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柘林镇易家河村的山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橘树在暖阳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穿行在橘林之中,芬芳的橘香令人神清气爽。近年来,易家河村在“一个橘子”的带动下,全村从发展“特色种植”到推进“农旅融合”,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你们来晚了,我家的橘子都卖完了。”11月5日,易家河村村民张家珍站在自家橘园边,乐呵呵地对前来采橘子的游客说,“到别家去看看吧,我们易家河的橘子都很好吃。”
张家珍种了2亩多橘子,面积不算大,但多年下来,也固定了一批客户。每年一到采摘季,他们就自驾前来,体验采摘之乐。2亩多地,今年产橘5000多公斤,开园没几天,就被游客一“抢”而光。
▲游客在易家河采摘橘子。
这边张家珍已把3万多元收入囊中,那边李剑还在忙着接待游客。1970年出生的李剑,曾在深圳务工多年。2009年,他回到易家河,试种了10亩橘子,效益不错,之后逐渐扩大种植面积,现在,他的橘园已经发展到200亩,目前已有40亩挂果,预计今年可产橘子超过10万公斤。
像张家珍一样,李剑家的橘子主要也是依靠游客口口相传进行销售。他的微信好友有5000人,这些天,他的微信消息不断,都是询问采橘买橘的事。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走路、坐车,他都要不停地回复客户。“自从种橘子后,联系人越来越多,我每年都要换一部新手机,内存从最初的16G换到现在的512G。可以说,我的手机换代史,就是我家橘园发展史。”李剑笑着说。
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已经被采光,面对每天不停“催橘”的游客,李剑有些着急。“今天有客户要200箱橘子,实在没货了。第二批橘子成熟还要些天,只能让客户再等等了。”
这边自采游客还没应付过来,那边电商从业者潘涛又找上了门。这几天,潘涛一直“赖”在李剑家,跟他谈合作。“我考察过很多地方的橘子,易家河的橘子皮薄、肉满、匀称、甜度高、品质好,我想把这里作为长期货源地。”潘涛说。
易家河的柑橘种植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69年,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浙江新安江水库移民在易家河村扎下根来。当他们发现易家河的气候土壤极利于柑橘生长时,每家每户都会在房前屋后、田角地头种几棵橘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易家河柑橘种植面积逐渐增大,易家河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橘乡。每到秋季,金橘飘香易家河。依托柑橘,易家河大力发展采摘游、农家乐、民宿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春游湖、夏漂流、秋采摘、冬泡泉”的农旅发展模式。
目前,易家河柑橘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0亩,年产柑橘超过1200万公斤。易家河柑橘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倪立明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打造高标准产业化橘园,易家河村把柑橘科技种植、科学管理作为产业发展的工作重心,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标准,对橘农进行科技培训,努力推广良种良法。
“一个橘子”带富一个村子,目前,易家河村年人均纯收入已超3万元。漫步在易家河,一湖水(庐山西海)、一温泉(西海温泉)、一棵树(橘子树)、一条鱼(西海鱼)、一桌饭(农家乐)的生态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让村民走上了一条富裕的康庄大道。
编辑:申娜
校审:甘俊茜、刘霞
审核:龚亮保
来源:江西日报
【要闻】“13416”,习近平总书记的共同富裕大布局
【要闻】省委书记易炼红:从速从快坚决打赢铅山突发疫情这场阻击战歼灭战
【振兴】鄱阳茨山村闯出新天地 稻虾村里说丰年
【振兴】共青城菌菇朵朵 开满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