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饶发布)
位于李鹊镇的东水村是一个有着20多年经验的蔬菜种植专业村,但受地理位置和种植方法等因素的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始终未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在李鹊镇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帮扶引导下,这里的蔬菜产业逐步呈现出新气象。
11月4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时,东水村的乡村美景一帧帧浮现眼前——红瓦白墙的民房聚拢在村子中央,四周是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上是一个个的蔬菜大棚。大棚里一片生机盎然,西红柿、五彩椒等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吃过早饭,便一一出门向自家蔬菜大棚走去。
今年61岁的刘清河和老伴韩玉梅在自家大棚里忙活了一阵后,又来到距离不远的广饶金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里给五彩椒打叉。老两口种了一辈子的蔬菜大棚,如今却又干起了“兼职”。“我们现在不仅自己种着大棚,还被聘用到农场负责一个大棚的蔬菜管理工作,按月领取工资,还能学习技术,一举两得。”刘清河高兴地说道。农场里不仅有技术人员,还经常组织技术培训,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更多的蔬菜种植知识,同时,每年还能增加5万元左右的收入。
像刘清河夫妇一样,在广饶金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共有18对夫妻负责着大棚的蔬菜管理工作。他们或“兼职”,或“专职”,但都有着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通过劳动力入股的方式,让村民和农场实现了共赢。
作为党建引领致富项目,广饶金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采取“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种植之路。投资600万元,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20个,主要种植龙椒、泡椒、五彩椒和西红柿等蔬菜,并与山东金百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实行订单式销售。今年又建设了700多平方米的椒类蔬菜交易市场,拓宽周边农户销售渠道。
“东水村80%以上的农户都在种菜,从当年的小土棚、下挖式卷帘棚,到现在的现代温室大棚,目前发展大棚100余个,不过都是‘小打小闹’、‘各自为政’,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东水村党支部书记韩吉文说道。不转变发展思路,只能原地踏步。去年6月份,该村抓住机遇,筑巢引凤,以党支部领办的形式,引进并建设了广饶金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成为东水村蔬菜产业发展的“火车头”,从品种选用、技术服务、环境检测等环节入手,引导菜农生产统一品质的优质蔬菜,带动村集体和村民致富增收。
效果立竿见影。“种植的龙椒最高价格在每斤8元左右,蔬菜品质好,市场上供不应求。”广饶金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洪刚介绍道。如今,农场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在产品销售、种苗购置、统一邀请专家技术指导等方面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进一步优化蔬菜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西红柿、辣椒等品种,带动全村蔬菜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名副其实的蔬菜专业村。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我县充分发挥工业强县优势,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建设工业园区的模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全面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2020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的通报》中,我县被评为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评价先进县”。
破除“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实施产业深度融合行动,围绕农业与文化、旅游、畜牧、康养、科技等相融合,建设峰源康养小镇、阳光奶牛小镇等新业态项目,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成功创建为省“新六产”示范县,打造市级“新六产”示范主体25家。同时,以绿色生态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培养名优特新经济作物,大力扶持以蔬菜种植、花卉繁育、中药材种植为主导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成立全市第1家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和劳动力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县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74家、家庭农场877家,引导更多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23个,被授予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记者:谭芳
通讯员:刘福春
编辑:封瑞雪
编审:黄甜甜
监审:王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