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后祥
第1043期
老家那条弯弯的小河很普通。溪水潺潺,清澈见底,一派“青青见卵石,小鱼囿中央”的景象,河两边长满野水芹、黄花菜以及杨树、柳树。逆流而上便是翠竹夹道,曲径通幽的鸦山古道,这是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地方,为红旗湖的水源地之一,当地人称为鸦山河。
鸦山古道是古建平县、广德州(今郎溪县、广德县)通往睦州、徽州的交通要道。古道始建于宋代,鸦山在宋朝时即为古镇,商铺、茶馆、酒楼,鳞次栉比,热闹非凡。徽商兴起时,又是一条徽商古道,徽商经宁国、宣城水东,由古道至建平,过高淳至南京、扬州;或经芜申运河、太湖至苏、锡、常、上海经商。
幼时,听母亲说我家本来居住在永丰大队部所在地姚家塔,因当时鸦山生产队缺农耕能手,父亲服从领导安排,一担箩筐装着所有家当于1962年落户鸦山,就在鸦山河边搭建了一个草棚住下。第二年的冬天我就出生在此。初夏时节,草长鸢飞,童年的我常在河边嬉戏,捉块石下的石蟹,入夜听清泉流响,见萤火虫成群地在河面上飞翔。那里有一个回水湾,清澈见底,终年不干涸,母亲在这里取水,淘米洗菜,不时采一些河边茂密的野菜:马兰头、鱼腥草、黄花菜,很是方便。
但遇到上游放蔴塘水(含氢氧化钙),小河里的水就不能用了。当年小河的上游有一家造纸厂制造土纸,乡里人不懂环境保护,造纸厂蔴塘里的水直接放进了小河,含有氢氧化钙的水给小河带来了致命的伤害,需要净化多天后才可以使用,那几天我便要去房屋后面远远的山冲水塘挑水食用。
在多造田、广积粮的“农业学大寨”年代,门前弯弯的小河被人工拉直了。当时动用了全永丰大队的劳动力,别的生产队也来人支援,有些社员还住在我家里,小小的空间挤满了人,很是热闹。整整一个冬天,社员们肩挑手挖,一条约三四百米长的人工河道开凿出来了,原来那段河床被填上泥土,平整为多块又方又大的水田。新河道变直、宽阔,汛期来水也不至于漫上河堤!
小河与鸦山古道相伴,发源鸦山岭脚,沿着山边蜿蜒而行,人们依河而居。在鸦山街村口,河边有一棵巨大的古杨柳树,树下一块光滑如镜、形状巨大、宣石砚材质的青石铺在河边,村民们相聚在这里淘米洗菜、洗衣,谈天说地,欢歌笑语,树枝繁茂伸向四方,仿佛撑起一把巨伞,为村民遮阴挡雨,庇佑苍生,延续至今。
在其不远处约50米山脚边(鸦山小学旁),原有一棵两人合抱粗的古玉兰树和古杨柳树遥相呼应,可惜早年枯死。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上鸦山小学,常在这树下玩耍,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常摘玉兰树叶用竹签串起来做成帽子,很是凉爽。有村民说,这古树枯死前夜间行路者常听见异常声音,那时我已升中学,从未听到过……
小河流经鸦山村,形成一个大大的“C”字形,仿佛拥抱、护佑着这个古村落,村里原来青石板铺成的古街道已被新农村建设的水泥盖在下面,沿街的客栈、茶馆、商铺随社会变迁早已不复存在。昔日商贾运出山货,换回米盐、衣帛在这里休息住宿的热闹、繁华景象还在老人们的口中津津乐道。
小河出村后穿过两座拱形古石桥。通往四青村的石桥早年被中巴车压成一个大窟窿已被废弃,另一座因道路拉直造了新桥,因上面行走的人变少得以保存完好。
再往下约800米处便流经“宣石砚古坑口”。据考证,历史上,宣州所产砚台久负盛名,诗仙李白到宣城对宣砚情有独钟,曾写下过“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的诗句。从1964年到2009年,安徽省先后几次组织地矿专家,对宣城境内可能存在的砚石矿产,开展了多次勘探调研。
2011年,宣砚制作技艺传承人蔚友云在鸦山河中段发现了满溪或大或小墨黑色的石头,他一路沿河而上,在溪岸岩石上找到疑似古人雕凿留下的痕迹。经地质专家和文物专家现场勘察考证,凿痕当为古人采石所为。专家们从古坑砚石表面的凿痕包浆分析,初步断定开采时代可追溯至唐朝。地质专家支利赓认为,产于鸦山的宣州石砚板岩,石质细腻,绢云母含量高,金晕、玉带、眉纹等石品丰富,其莫氏硬度为3.1〜3.6度之间,硬度理想。
鸦山河一路欢笑,一路奔腾,河面越来越宽,流经水榨、九村,更名“永丰河”,最终汇入红旗湖水库。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从九村翻山到红山中学上学,途经蟠龙山,山上有座古墓很是气派,当地人称之为“状元坟”。
墓前有青石条铺设的神道长有十余米,从山脚下直达墓塘,神道的两旁立有人、马、羊等石像生,并有石桥、石亭、石牌坊。古墓占据了半面山,用花岗岩条石分五层垒筑,墓室坐北朝南,圆形墓塘直径约5米,其前方立有青石墓碑一座,高、宽分别约1.8米和1米,上镌刻楷书墓志铭,简述墓主人生平事迹,撰文、书丹者姓名等。青石材质很好,除少数字迹浸患模糊外,绝大多数字清晰可见。
据考证,墓主人沈宠(号古林)是嘉靖十六年举人,授获鹿知县,历监察御史,官至广西参政,颇有政绩。其子沈懋学,字君典,明万历五年状元,授翰林修撰。非常惋惜的是古墓在1985年被盗墓贼彻底毁坏,墓碑碎成多块,字迹残缺破损,令人发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川流不息的鸦山河水浇灌着两岸的庄稼、植被,孕育着一代代村民繁衍生息,与之相伴的古道、古桥,一起见证了先人们曾经的过往,鸦山小学、红山中学那尚存的快要坍塌的校舍,母校的师哲和记忆中的母亲河一样留在心底,你们是我青春岁月的见证者、指路人!
(作者系郎溪县政协副主席)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