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最有温情的地方,是你家楼下的菜市场。」
嘈杂热闹的菜市场
承载着城市的记忆
呈现着 平凡 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今天,跟着小嘉来逛逛那些藏在菜场里的手艺小店重拾被逐渐淡忘的人间烟火气
兰塘集贸市场
鞋坏了去哪修?大部分住在兰塘集贸市场附近的居民首先想到的,是位于市场东侧的一家修鞋店。上午九点多,来买菜的人渐少,但修鞋店老板陈建祥手里的活儿仍没停下。“这几双鞋都要补的,待会儿人家买完菜正好来取……”一旁,陈建祥的老伴也正脚踩缝纫机,忙着给顾客缝补衣物。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却是老两口施展手艺的天地。
陈建祥老家在江苏启东,他说自己的手艺是祖传的,用的都是传统的铁钉、胶水、锉刀等工具,“这活儿看起来容易,但考验的是细心,你修得粗糙,别人下次就不来了。”只见他坐在矮板凳上,先拿起鞋子仔细端详,然后把破损的地方用小刀细细清理好,再用胶粘上,锤几下压实,穿针、钩线,简单利索的几个步骤,一双鞋就修好了。
修鞋间,陈建祥的老伴也改好了裤脚。“她眼睛不太好,有时候穿线都看不清,叫她少做点,总是不听。”陈建祥说完,和老伴相视一笑。
兰塘修鞋店是兰塘集贸市场最早的一批商户之一,18年来,陈建祥夫妻俩的好手艺赢得了居民的好口碑。闲暇之余,陈建祥也没空着,在社区的爱心便民活动中,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时候忙起来,陈建祥一天要修二三十双鞋。“累得腰都直不起来。”陈建祥坦言,自己也想过干脆歇一歇,“可没法停啊,这么多年下来,和很多老顾客、老邻居都熟了,侬讲对伐?”陈建祥笑着说,“你看,我连本地话都会讲了!”
地址:民丰路999号兰塘集贸市场8号
徐行农贸市场
补鞋子、修拉链、配钥匙……如今在徐行镇,像这样的修补铺子也只剩老陆一家了。几台磨钥匙机、各式模具,散乱着剪刀、锤子、钳子,老陆的摊位上摆放着各类工具。采访时,老陆正蹲坐在一角,修补一双掉了底的雪地靴,一针又一针,毫不含糊。顾客王阿姨说,她年轻时就来老陆这里修补东西,铺子开张近40年,手艺在镇上有口皆碑,“修得比新买的还结实。”四十分钟后,鞋子修好了。王阿姨看了看缝制的线口,每一条都一样长度,也不用问价格,直接掏钱给了老陆。这几年物价上涨,但老陆一直维持多年前的标准,很少涨价。除了修修补补,老陆的摊位上还卖鞋垫、手套、皮筋等小杂货,但比起前些年,规模已经小了许多。现在来铺子的大多是老主顾,很少有年轻人来光顾,老陆的家人也因此劝他不要做了,但老人不同意,生怕老主顾找不到修补的地方。“年纪大了,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了,但我最担心的还是这些修补手艺,再没人学就要失传咯。”说起这些,老陆不免有些伤感。
地址:新建一路1668弄69号 徐行农贸市场 摊位40号
裕民集贸市场
在嘉定工业区裕民集贸市场,有一家主营羽绒服以旧换新的定制小店很受欢迎。
走进这间仅30多平方米的小店,各种款式的羽绒服让人眼花缭乱。
一位顾客正在和店主水九亮商定自己想要的款式。“这件羽绒服一直不舍得丢,但穿久了又不暖和,不如来翻新一下。”这名顾客说,每年买新的羽绒服是笔不小的开支,听朋友说这家店衣服做得不错,就来试试。
店主水九亮表示,自己从18岁开始学习裁缝,10多年前来到上海,看到翻新羽绒服有市场,就从事了这一行。入秋后,水九亮每天都能接到两位数的订单,基本上翻新一件羽绒服至少需要5小时。
通常翻新一件羽绒服价格在300元左右,如果需要充绒,每50克羽绒的价格在60元左右,比买一件新的划算很多。
地址:裕民路488号裕民集贸市场 M楼207号 胖子羽绒店
裕民集贸市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曾经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裁缝店也越来越少,而在裕民集贸市场,有一家开了很多年的裁缝店。“嗒嗒嗒,嗒嗒嗒……”在裕民集贸市场楼上,裁缝师傅陆正华正忙着手里的活,动作麻利娴熟。今年53岁的他已经做了37年的裁缝,谈起当年入行的情景,陆正华依然记忆犹新:“那时候家里穷,想为家里减轻负担,就去学了手艺。”再后来,他和妻子从江苏来到上海,在上海的老西门做起了裁缝生意,而后又搬来嘉定,将店开在西大街。
好手艺让陆正华的裁缝铺越来越红火。在成衣店少,更没有网购的年代,每到过年前的一个月,陆正华便迎来生意旺季,不少嘉定人会带着孩子到他店里定做新衣。
现在,来找陆正华做衣服的大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群。“我们以前就住在西大街,衣服裤子都是找他做的。”正在店内挑选款式的王阿姨说,陆正华有耐心,也很细心,衣服改动前都会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的身材和衣服的舒适度。从连衣裙、春秋外套再到冬天的大衣,店内都可以定制。
陆正华说,虽然现在时代在变化,但自己对缝纫的情怀始终不变。
地址:裕民路488号裕民集贸市场 M楼222号 陆艺时装
丰赞集贸市场
在真新街道丰赞集贸市场对面,有一家裁缝铺颇受欢迎。走进店内,各色缝纫线一应俱全。店主王玉华介绍,她1999年来到真新街道当学徒,后来和丈夫开了裁缝店,一做就是十几年。如今,由于菜场多次改建,附近裁缝店只剩下自己这一家了。
丰庄菜场附近居民区较多,王玉华的生意一直不错。“特别是冬天和周末的时候人比较多,不少都是老客户介绍过来的。”王玉华说。
来往的顾客也表示,一些旧衣服拿来修补或剪裁,一件最多几十元,价格很划算。
地址:丰庄路540号 9号小店
阿马蔬菜超市
对老一辈来说,记忆中都有弹棉花师傅走街串巷的身影。如今,弹棉花的店铺越来越少,这门老行当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二十多年前,吕国涛和妻子从安徽一小县城搬来嘉定,在南翔镇劳动街开了家弹棉花店,后因劳动街拆迁,夫妻俩将店铺搬到共和街阿马蔬菜超市。铺棉花、弹拉、接线、磨平,熟练的动作穿梭在飘扬的棉絮中,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18岁就跟着家里人学手艺,一晃都三十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聊起弹棉花,吕国涛饶有兴致,“要想一条棉被睡得温暖舒适,就需要敲打两万多次,这样棉被才不会掀起来,若压不透,棉絮和丝就会脱节。”现在市场上都是羽绒被、蚕丝被,睡棉被的人不多了,但吕国涛仍表示自己会继续弹下去:“这门手艺弹的是棉花,磨的是耐心,我会坚持一辈子。”
地址:共和街110号
迎园农贸市场
在迎园农贸市场边上,藏着一家不起眼的毛衣店。一把椅子、一卷绒线,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4点半,路过的居民都能看到店主殷伟君和小姐妹在店门口打毛衣。“小店开了近20年,从不打广告,全靠老顾客口口相传,做的都是回头客。”殷伟君说。不少老顾客都表示,店内定制的毛衣款式多,任何花样,只要有要求,殷伟君都能织得出。除了定制款,店内还可以“摇”毛衣,一件工期在10天左右,最贵不超过260元。
地址:迎园路600号 迎园农贸市场南30米
李园菜场
李园家电维修中心是一家开了30多年的老店。当年,徐老伯和叶阿姨从机械厂里辞职,而后便开了这家店。起初,夫妻俩修的是电冰箱、电视机、收音机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收到的家电也越来越丰富。“修第一台洗衣机的时候,我们还闹了一个笑话。由于之前没见过,我和老公从白天修到了晚上都没修好,还是漏水。最后才发现在修的地方涂上胶水,就不漏了。”叶阿姨笑呵呵地忆起往事。从那以后,两人便一边开店一边学习,徐老伯还特地报了维修培训班,学习了2年。“我们就是这样一边做生意,一边提高自己的技术,现在居民家里能买到的家电,我们都会修。”叶阿姨拿着手里的空气炸锅,自豪地说。
来店里的顾客大都是附近的街坊邻里,或者由老顾客介绍来的。“前两天还遇到一个80岁的老太太,她从南翔乘公交车来店里,也是以前的老顾客。”叶阿姨开心地说。
店铺墙上的置物板放满了配件盒子,它们见证着生活的变化,也见证着二老手艺的进步。
地址:温宿路2号李园菜场 李园家电维修中心
华亭农贸市场
走进华亭农贸市场旁的老潘弹棉花店,店内有序摆放着棉花机、磨盘、成品棉胎及棉被,店主潘师傅和妻子正专注地弹棉花。只见夫妻俩,一人负责将棉胎压平,放入机器内,一人负责将被棉花机压过的棉胎卷起,放到旁边备用,配合默契。潘师傅告诉小嘉,他是浙江温州人,17岁起就跟着舅舅学习弹棉花,2012年和妻子一同来到华亭开了这家弹棉花店谋生。
这两天气温下降,新老顾客都上门来做棉被,因价格实惠,还能定制尺寸而广受附近居民青睐(店内棉花按照每斤20元收费,加工费另算)。一些自家种了棉花的农户也会直接拿棉花过来,老潘两口子根据尺寸大小,收取60元至80元不等的加工费。
潘师傅表示,虽然现在用上了弹花机,但拉线、覆网等步骤必须纯手工制作,弹一床棉花大概需要花费一小时,一天大约只能弹10床。现在潘师傅店内也正在招收一些弹棉花的学徒,希望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地址:浏翔公路6973号
江佳菜场
江佳菜场隐藏着一家手艺小店,主营缝补衣服、剪裤边、修拉链、加工和改窗帘。老板娘房阿姨来自湖南长沙,因为子女都在上海工作,所以自己退休后便在嘉定开了这家小店。
走进店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密密麻麻、五彩斑斓的补丁贴,货架摆得满满当当。“小朋友裤子磨破了,到这儿补一下就能穿了,便宜又方便。”来接孙子放学的常阿姨是这家店的老顾客。
房阿姨说,虽然自己开店才三年,但她缝缝补补的手艺已经有40多年了。定制西服、裁剪旗袍、定制窗帘……只要客户有需求,房阿姨都能接单。“每天基本是停不下来的,一直有活儿干。”房阿姨说。
与顾客确认裤长、正式裁剪、给机器配线、锁边、熨烫,每个步骤均需精准。聊起做裁缝的手艺,房阿姨也有些感慨:“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吃苦,沉下心来学这门手艺了。”
没有华丽的包装、耀眼的装饰,数匹布料,一针一线,用心编织出一丝一缕的人间烟火气,微小而暖心,你被戳中了吗?
地址:江佳路188号
在这些菜市场里,有你心目中的宝藏小店吗?还有哪些是你心中最爱?
欢迎文末留言告诉小嘉哦~
*本文非商业广告,与以上商家无利益关系
通讯员:徐长斌、唐凌斐、陆玙豪、闵慧翀、张溢尧、孙天衣、贺小蕾、戴静瑶、董红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