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超级80街。南岸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人民网重庆11月16日电 南岸区,作为重庆市两江四岸核心区,发展战略地位突出,是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南岸区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商业+旅游”等方式带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经济消费增长,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搭建国家级平台,筑巢引凤,共谋未来。
目前,南岸区已成功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市级旅游度假区、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市级平台。同时,还在积极评选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试点项目、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市级旅游休闲街区。
长嘉汇弹子石老街。南岸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深度融合 提质升级
在近年来的城市发展中,南岸区积极创建各项国家级、市级平台,围绕验收标准和创建方案,锻长板、补短板、促发展,以促进文旅商体农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推动南岸区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振兴、创新能力、示范作用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
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南岸区对重庆夜市文化节、重庆国际马拉松赛、重庆国际音乐啤酒节、重庆国际时尚周、重庆全球旅行商大会、南滨路戏剧节等新老项目活动进行创新升级,形成了以南滨路为核心的IP经济,推动南岸区塑造国际性、创新性、专业性的城市品牌形象。
而随着南滨路整体规模的逐渐扩大,产业结构日益完善,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目前已基本形成出版创意、文艺展演、康体娱乐、休闲观光、美食文化、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截至2019年,南滨路产业园区已集聚图书、报刊、电影、动漫、软件开发、艺术创作等1300余家相关文旅企业,形成了以重庆出版集团为龙头,优质版权产业为支撑,各领域、各体量版权产业聚集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上,南岸区以创促建、以创提质、以创惠民,通过网格化纵深覆盖,创新“嵌入式”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突出品牌化、数字化、多元化的共建共享理念,全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进入了快速推进、整体提升、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在夜间文旅消费业态的打造中,南岸区不断推动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提质升级,重点培育和打造长嘉汇弹子石老街、东原1891文体商旅综合体集聚区的“夜游”“夜景”“夜秀”“夜读”“夜市”“夜娱”等文旅产品和服务。
其中,长嘉汇弹子石老街景区全年提供夜间游览天数达364天,吸引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重庆长嘉汇海洋乐园等400余家知名文旅品牌落户。2020年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人次达670万人次,全年夜间文化和旅游营收达20576万元,占景区全年旅游营收额65%。
在乡旅融合、生态保护的进程中,南岸区深化自由型、创新化、潮流化旅游市场。南山放牛村、广阳镇银湖村、南山街道双龙村等成为良好典范。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南岸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优势突出 创新发展
南岸区是重庆市的“城市会客厅”,汇两江、览四岸,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突出,具备开放优势。南岸区是重庆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战场,重庆经开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中央商务区等开放要素叠加,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指标居全市前列。
二是基础设施完善,具备区位优越。南岸区处于重庆主城的“黄金三角”地带,区内水运、空运、公路、铁路齐备,周边交通四通八达。
三是人文底蕴深厚,具备资源优势。南岸区是巴渝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拥有禹涂文化、宗教文化、开埠历史、抗战历史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古巴渝十二景”中南岸区独占四景,历史文脉保护良好。
四是营商环境优越,具备产业优势。南岸区是重庆传统工业强区,近年来聚焦“大生态、大数据、大健康”,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是智力储备雄厚,具备人才优势。拥有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5所高校,工信部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交通运输部通信信息中心西部分中心和中电科集团24、26、44所等各类科研机构,并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共建校地协同创新联盟。
做好融合文章,打造文旅品牌。南岸区集聚各方优势,以市场环境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理念,结合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重庆南山植物园、重庆市南滨路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主要文化消费设施,向市民游客提供具有体验感、新鲜感、数字化、便捷化的高质量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努力打造好“历史人文风景眼、山水城市会客厅、商业商务中心区”,促进文旅商体农有机融合,共话南岸美好未来。(刘政宁、谢美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