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岙村素有“海上河姆渡”、“海岛第一村”的美誉,依托文化资源,马岙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我们这个停车场只用了23天,就完成了63户拆迁的任务。”马岙村党总支书记林嵩告诉记者,停车场怎么规划,细节如何处理,都是村民们自己商量着决定的。村民自治的热情很高,办起事来就很顺畅,连卫生间都漂亮得像是童话里搬运而来。
停车场经过“游笔溪”的石头小桥,就是“笔斗潭”,这是村民们日常浣洗的地方。“笔斗潭”的潭长包亚女几乎天天来这里报道:“来这里洗衣服、洗菜,水库引来的水干净又免费。有了亭子后,晒不着太阳淋不着雨,坐着边洗边聊天很开心。”作为“潭长”,包亚女认领了“笔斗潭”的管理,每天都来清理垃圾。“如果我有事没来,其他村民看到有垃圾,也会自发清理掉。”
公开透明,是取信于民的重要一环。在这里,村民不用去村委会大楼,在村道旁的村务公开栏,或是自家电视机上就能了解到村内的一切事务,随机进入一户人家,他们的电视机顶盒里定制了专门的普法频道。
沿着一尘不染的村道,两旁地里红红的橘子垂下头来,采摘完橘子的村民大姐看见摄制组热情地塞了几个橘子。再往前走,便是马岙村有名的“一把扫帚”。齐人高的两个木头柜子里放着几把扫帚,村民们只要看见有垃圾,都会自发拿扫帚来扫扫,为村里节省了数万元保洁费用。林嵩告诉记者,马岙村从“一把扫帚大家扫”微民约实践起步,把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权交到村民手上,走出了一条集自治、法治、德治于一体的乡村善治新路子。
村里各式各样的民宿,有的古色古香,有的充满海岛风情,有外来专业团队经营的,也有村民跟着办起来的。村民们一方面学会了更好地经营民宿,团队又帮村民带来了客流量。林嵩说,很多民宿都跟村里签了20年的租约,先由村里跟村民租,然后村里再租给民宿经营者,在整个过程中,都有村法律顾问把关。
不一会儿,我们就走到了善治学堂,村民们和村干部、驻村律师正在议事厅讨论“青青世界”改造项目事宜。驻村律师毕罗春正在帮大家分析征地会遇到的法律问题。如果需要打官司,村民也会主动联络他。驻村律师不在的时候,村民还可以通过隔壁的法律服务电话机,通过视频和语音,咨询24小时值班律师。可以说,村民们遇到一应法律事务基本可以在村里解决。
巷间漫道,村舍墙上满是“海上河姆渡”壁画,6000多年前的先人们如何生活都尽收眼底。在马岙法治广场,时常会组织一些法治宣传活动,村民们来这里看看演出、跳跳广场舞中就感受到法治熏陶。在数智法治大背景下,集民心,聚民力,马岙村的乡村治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态、产业、文化共兴的幸福共富画卷。
美丽乡村里有法治护祐,风雅之中有乡村繁荣。定海区司法局局长朱存波告诉记者,在“让群众打得起官司”专项行动中,定海发挥大调解机制和ODR线上调解作用,重特大案件纠纷调解成功率、法律援助案件政法协同率、案件承办满意率均为100%。
普法君向您约稿!
我们欢迎与司法行政工作相关的原创文章,我们将在投稿中择优录用。
投稿邮箱是:
zjspfb@vip.163.com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浙江普法 转载发布
来源:定海普法
文:邱锦 王静 刘琦 柴莹莹
视频:浙江法制报